美文网首页
瑜伽经初阶课学后感Day1

瑜伽经初阶课学后感Day1

作者: 杨蓉Dorothy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22:06 被阅读105次

    今天第一次听《瑜伽经》的课程,经过Kane老师的讲解,再一次扩展了我的认知。

    1、瑜伽不仅仅是连接

    在之前的教培班和所有文章上,都对瑜伽的定义是连接,而瑜伽经第1.2节就紧接着补充道:瑜伽是控制心的意识波动。

    Kane老师首先问我们情商有哪些方面,归纳为:

    1)沟通;

    2)觉知自己的情绪;

    3)自我激励能力。

    而练习瑜伽也正是练习的这三个方面:

    1)觉知能力;

    2)激励、自律;

    3)敏锐,这是建立同理心的基础。

    于是乎,可以将这两个看似没有关系的事情联系起来。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来描述练习瑜伽也等于在提高情商。当然在经典里,瑜伽就是控制心的意识波动,让人心的湖面平静、清澈见底。

    瑜伽先是让小我分离出去,从而和真我、最高目的的连接。这是之前我对瑜伽的粗浅理解“连接”的进一步补充。

    2、真经不在书本上,语言是媒介

    因为语言(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翻译的偏差和在不同文化下的理解差异,各个版本的经典的措辞都有微小差异。

    在不同学科,在术语的定义上也和瑜伽经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要学习不是学习语言字面的意思,而是了解每个术语背后的定义,比如心灵,在瑜伽经中的定义,就和心灵鸡汤中的心灵不同,瑜伽经中“意识波动”的“意识”,和心理学中的“意识”也不完全一样。

    我们要学会不被这些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所束缚,而把它们都当做让我们通向智慧途中、真我显现过程中的工具。因为智慧本在我们自己身上。

    题外话:这在一次印证了占星学中,为什么三宫是语言宫,又是媒介宫。

    3、体位法不是目标,是帮助我们达到真我的路径

    瑜伽八支即实现途径,体位法在其中排名第三。

    这不是说越在前面越不重要,前面的三个:持戒、精进和体式,帮助我们培养自律和耐心,持续的和小我做分离,这都是为了最终的冥想和三摩地做好准备。

    专注也是路径,观想、内观,都是在培养专注力。专注是一种能力,仍然不是最终的目标。

    冥想不等于观想,这是之前自己的一个误区。

    这些手段吸引我来接触瑜伽,也曾经对瑜伽有误解,当做健身的目标。能接触到真正的瑜伽,真是krishna送给自己的礼物。

    4、冥想和业力

    冥想中:第一是定、止,即专注。第二是观。无止则无法观。只止不观,则不生智慧。

    在冥想中,业力释放出来(用心理学的说法是,超意识浮上水面),释放掉业力。自身的业力总是要发生的,一般在无明的情况下,都是通过事件,发生的一件件事情,一次又一次的跳入泥潭。而冥想能帮助我们提前释放掉业力,也避免了我们再次造业。

    5、瑜伽经中的心灵

    瑜伽经中的心灵的定义,貌似在别的学科中,没有能完全对应的语言,尤其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心灵。也更不是百科上那些含混冗长的定义。

    瑜伽经中的定义是:

    1)心灵是一个媒介;

    2)心灵是真我和更高层次心灵的投射;

    3)心灵是内在世界的投射,不是真的世界的投射。

    关于投射,可以用幕布的分辨率来比喻其粗糙和精微的含义。

    4)心灵的颜色(即浑浊的形态)受业力影响;

    5)染色的两种形式:感官-外在物质世界;内在世界-心灵/内在的意愿。

    对于心灵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呀。

    最后补充一下,古典的经书的确需要老师来指引,光看书是不行的,因为语言的局限性,会造成理解上巨大的偏差。这次上课收获非常大。也幸好之前在赖老师的引导下学了一些《博伽梵歌》,否则学起来一定更有难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瑜伽经初阶课学后感Day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su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