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周日,无事。趁阳光晴好,骑车去学校吃个饭,然后去书院巷理发。
回来时,想顺便去菜场,便取道白塔东路。这路上两旁都是高大的梧桐树,秋末冬初,梧桐叶纷纷而下。在北半园的对面,有一家旧书店,书是论斤卖的。在门口的墙边,有一架书,标的是两元一本。我无数次的从这家店门前过,也在里买过几本书。
今日比较清闲。本来我已过了书店十来米了,突然想到这家书店看看有没有高考满分作文卖。于是又折回来。在我最常浏览的那一书架上看了一会,这一架上尽是关于苏州的一些旅游史实方面的书,大多是摄影类的,不是我要的类型。我曾在这里买过一本关于拙政园的书。
我又来到“两元书架”,在这里看了一会,买了六本书:《朱自清散文精选》、《外国民间故事精选》这两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聂华苓的《三十年后》是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定价1.15元,书的扉页上有“东吴丝织厂图书室”的图章,《中国优秀报告文学选评上下》是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封面题字是朱东润,两本定价共1.85元,《24式太极拳教与学》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
这几本书中给我惊喜最大的是那两本报告文学选,一些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都有,比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聂华苓的那本书是她在1978年回国探亲期间写的文章,记述了她和很多名人的交往,很有历史价值。
之所以买那本《24式太极拳》是因为在新冠疫情期间活动不便,便在家里自学了24式太极拳,现在正好碰到一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比较专业的书,正可以买回来从理论上提高一下自己太极拳的修养。
结账的柜台上坐着一个完全不像是书店主人(更不像是读书人)的收款人,用手机正在听佛经,面前放着一台秤,称书用的。他看我从外面进来,问了我了句是不是从外面的架子上拿的,我说是,共六本。他说十块钱吧,这是我没有想到的。本来已是便宜到两块钱了,他又送了我一本。用手机付了款,店里没有提供袋子装书,我骑车不好拿,就问能不能给我一个袋子,那个收款的眼光扫了一下周围,没有袋子。他接过书,从柜台下拿出塑料绳,熟练而专业地把六本小书包扎了一下,然后递给我。我道谢后骑车离去。
这家书家给我一种异样的感觉,这不是第一次了。店里一直回旋着唱佛经的歌声,氛围似一个寺庙,收款人(我不能确定他就是老板)表情的淡漠和对钱的淡漠都让我觉得他内心深处有着很多的东西。
书店面积不大,书很多,摆的很拥挤,书架前只有能容一个人站立的空间。如果你想从书架前走过,那就要让站立在书架前的人从另一头出去给你挪出空间,或者那一个人紧贴书架,你侧身从他身后硬挤过去,如果这样就有把书架挤倒的危险。如果两人是一男一女,那就不适于这样,因为挤的时候,肌肤相触的面积和力度都超过了一般人感觉的正常限度。
(二)
这次去那家书店,虽然也是在下班路上,算是顺路,但却是有意为之。
上次在那里买了几本书,在付款时,我发现这有书店靠里面还有几大排的书,那是我没有去看过的,我一般就在店外那“两元一本”的专柜上搜索一下,看是不是有我中意的。今天我打算去店里的那几排更大的书柜上看看都有些什么书。
到达书店的时候,书店门口的地上摆满了旧书,那个穿着蓝布长褂满脸胡子丝毫不像读书人的老板正站在门口,手里端着碗,正在吃饭。看到我,说了一声欢迎,我有点意外,以为他记起我曾在他的书店里买书,后来发现不是,在我之后,他还对几个人都说了同样的话。看来这只是这个老板的好客。
我看了一会地上放的那摞摞的旧书,在这一摞摞的旧书中间有一个纸箱子,里面放的全是关于佛教的书籍。我翻了一下,有一本《佛教各宗大意》,是福建莆田广化寺出的,我翻看了一下,决意拿下。这时旁边一个人也在问这箱子里的一本书多少钱,还没等老板说话,边上一个正在理书的人说这箱子里的书只送不卖,老板信佛。我听了之后,没有再问老板,先把书放在了箱子里,进入店里,看那几排我今天要来看的书架。
进到店里才发现,书店还有二楼,一楼到二楼的楼梯边上都推着一摞摞的旧书。这时老板进来了,推荐我到一楼的里面去看,我在老板的指引下来到那几架书前。都是一些旧书,放得很杂乱,大概只是按新旧的程度做了简单的区分,没有按内容分类。书架与书架之间的距离很是狭窄,只方便看三层以上的书,最下面的两层书需要蹲下才可以看到,但那排书架之间根本蹲不下身。
有一套《卡拉马佐夫兄弟》,上下册,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印象中从来没有买过这个出版社的书,看了一下译者,是两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老的翻译家,应该还不错的,便决意买下。后来发现,这套书有好几份,放在不同的位置。
还看到一本《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出版的时间比较早,是1978年出的,纸张已经发黄,但还是很干净整齐,也决定买下。
一本傅敏编选的《傅雷家书》也被我选中,家中有一本《傅雷书信选集》,我没有细看完,想着和这一本应该可以参考着来看的。选中的还有一本卫慧的小说《水中的处女》,是冲着卫慧这个人买的,想欣赏一下她的语言,卫慧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那时我也在读大学。
店里的书是论斤卖的,8元钱一斤。我拿的五本书共四斤多,店员说三十几元,这有点超出了我的预期,细一下,算下来,一本书在五六元钱,也就释然了。
正想交钱,看到在收银台边上有一本书,随意翻开一看,竟然是余杰的《压伤的芦苇》,这是一本我在读研的时候读过的一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忙叫老板等一下,我又把那里的书翻看了一下,又淘到了一本《海子诗精选》和吴思的《潜规则》,加起来再一称,共四十七元。
那个店员的表现也是我没有想到的,他看到了买到了余杰的书,也是一惊,说现在余杰的书出的不多了,没想到他也读过余杰的书,真是人不可貌相。
看到《海子诗精选》时,他说没想到我也会买海子的诗,他说他以为只有年青人喜欢读海子的诗,我回了一句:现在的年青人很多已经读不懂海子的诗了。
书店还和上次一样,没有书袋提供,在店员替我用那种塑料纰子包扎那几本书时,他赞扬我说我的读书品味还是蛮高的,这同样也让我对他刮目相看。
来到店外,我找到那本《佛教各宗大意》,问老板如何卖,老板说不卖,送给我,算是结缘。并且对我说,他是特意把这些佛教的书放在箱子里的,以示敬意,而别的书都是随意的堆在地上。又说佛教的书不能卖,卖了会觉得智慧下降。说这些话的时候,老板都是一脸的笑意。我想着刚才在店里看书时,店里一直在循环播放的佛教音乐,更觉得这个老板不一般,这个书店不一般。
又想起结账时店员和我说的店里的书8元一斤的原因,那是老板决定的。本来老板是准备打三折卖的,但是觉得现在的很多书定价偏高,一本30元的书,三折要将近10元,还是比较贵,现在按8元一斤算下来,大概一本书五六元钱。那个店员还说别的很多书店也按斤卖,但都是十几元一斤。
用佛家的话来说,老板是在普惠众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