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只追求圆满,而应该圆满偏见,追求我们的圆满。”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摄影丨艺子
1.
如果你问我关于某件事情的看法,我已经很难给出自己的判断了。哪怕这件事在你看来是那样明确,我依旧会有许许多多的看法。
有时,这在别人看来我想得太复杂了,什么话都被我说了,好话、坏话都我一个人说了,那么我想表达什么呢?究竟是想说这是好的,还是想说这是坏的,又或者想说这既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
通常而言,你知道很多人其实是会带着个人主观的倾向的,我们将此称之为偏见,其意义就在于告诉我们还可能存在着与之不同的结果。你的偏见加上不同,这才是相对完整的。
而完全的完整,至于是否存在,判断依据又是什么,那就太多了。就像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好像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但世界又都能包容下这些。所以,世界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好。或者说,都不够准确。
究其原因,无他,我们的偏见也未必就是错的。
试想一下,我们的偏见的形成,它本身是有依据的,可能是因为我们曾亲眼目睹的事实,我们曾这样想过而别人正是这样做的,且做到了。但是,它是不完整的。因为对于从未有过这样体验的人,也许他们就不会这样想了,而他们也有着他们自己的想法。但你能说他们就一定错,或者自己就一定对吗?
好像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对了一部分,相对而言,每个人又不全对。
对于某些人而言,这样似乎就够了,只要对了一部分,就足够了。知足常乐,对了一部分就足以让自己坚信,也只有自己坚信,才能更加坚定地继续走下去。继而保持快乐,乐观,积极。
可是,对于那些要求更高,要求理性、客观、全面的人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且永远不够。而这样的人,似乎就只能怀疑、悲观,甚至沉寂。
从某种程度上讲,无论是哪一种,都算不得是什么过错,这是我们的三观,我们认为世界的样子,我们都坚信世界是这么一回事儿:尽管事实明确,但我们依旧可以有不同的看法。
而价值观是没有对错的,仅仅是看法也并不改变事实本身,不是吗?
可是,即使明白这一点,但我依旧乐观不起来。因为很多事情,换个人去做,换个人去看,就又不同了。
而我,对于寻求秩序感,和希望了解全部的我来说,这就像一道无解的题,又像π,尽管有迹可循,但那无限的答案,无限蔓延……我又如何能接受这样的答案呢?
所以,好像做什么都不对,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其中的一种罢了,又好像什么都不做也不对,因为我们终究还能做到其中一种。两者之间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不对。而这样的答案又有什么意义呢?是吧。
就像是非分明和是非不分,这两种人都未必见得是多么的好,是非分明的人,你凭什么认为这就是是非呢?是非不分的人,这倒是说明你还有自知之明,还知道以自己的见识是永远不可能决定是非的,但这同样令人迷糊,这算什么答案呢?
2.
当然,我知道某些人的看法,他们认为那种能够更全面看待问题的人象征着某种智慧,某种圆满,因为他可以如塞翁失马一般,选择乐观的方式去看待事物的发展,焉知非福呢?
殊不知,正是这样的一种智慧,一种圆满,却让我饱受了多少不必要的痛苦,形同死寂般,又如无感无觉的行尸走肉般。
我乐观,很快悲观的一面就会出来否认我的乐观;我悲观,似乎也没有必要,因为还可能出现乐观的一面。这是对结果的预期吗?不,我早已经不对任何结果抱有任何期望了,因为任何期望本身也不见得是对的。我所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事情发生时,不带任何情绪的去看待,冷静,理智,客观的看待事情本身。只是,这样一来的话,我的立场是什么呢?
也许,我们并不总是需要答案的,有时只在我们需要时有可供选择的余地,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就够了。至于其他时候,我们还是要适度保留自己的偏见才好,否则,可能一步也迈不出去。至于等?不作为?这是不会改变结果的,也不会让事情发生。
所以,也许就像那句话所说:“鱼之大幸,固是相忘于江海。”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培养自己的偏见。
是的,圆滑、圆满,固然看起来是智慧,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是人,不应该舍弃自己的七情六欲,不应该将本属于我们的感知,感性,感情舍弃,更不应该将自己的偏见因为它暴露出某些不足就舍弃了。因为缺憾,从某种程度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努力拼搏的原因,更是鼓舞我们上进的源头啊。
尽管,可能在很多时候,情绪化,或者说感性,这些原本属于我们的情感会阻碍我们前进,会让我们不那么专注,会让我们距离自己的目标绕很长一段路,但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不正是因为我们拥有这些吗?如果割裂开来这些,抛弃这些我们本身的属性,那么目标,目的,理想,又或者成功,或其他,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像我们真正想要什么,如果真正想要这些的不是我们,而是别人,那我们如何去在乎,又该在乎什么呢?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干卿何事?对吧。
何况,谁又能说这种圆满,这种智慧,就一定是我们需要的呢?
尽管那些看起来是那样的高明,但是,脱离了自己,再高明,也不会是自己的高明,那只是思维的高明,思想本身的属性,又或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于我们丝毫无益,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追寻这种圆满呢?
如此,倒不如培养自己的偏见,以某种偏见出发,去不断圆满它,而非从一开始就追求圆满,只追求圆满。这样才是有助于我们,有助于生活的啊。
生活,从来就不是选择题,单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只是相对而言,更多的,我们更多的还是在面临一个问答题,即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以及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还有现在的我们在哪,在做什么等等。
做绝对正确的事可能太难,也并没有这样的存在,但我们可以把事情做对做好,一如选择和问答,好的选择不代表就适合我们,我们更需要的是符合自己的问答,继而去做选择,把每一个选择做好。这才更适合我们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