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阴晴莫辨,鸟鸣山幽。喝一杯水,就着晨光读书。在许多地方零星读过他的一些诗,觉得深刻。他是立志不立传记的人,他想用诗作传,比如他说,每首诗是一则墓志铭,而它铭刻的更多的是平静表面下的暗流——一刹那果决献身的勇气。
最需要言说的,恰恰是作品与传记性事实所共同缄默的。所以,永远就像中国画里讲的那样,在留白。
人生只有自己体验,别人看到的,甚至自己记录的也都是碎片,大片的留白被填充的是别人的想象。
有时想想,人生就是一场与自己的狭路相逢,无从躲避,只能勇敢的向前走,就是身边的人再亲密,也要靠自己的双腿站立,这是人类共有的承担,也是共有的孤独。
所谓智慧的哲人,很多都是学会在精神的层面上自洽,既在烟火的尘世里,又保持了一个适当的距离,用向着光明的姿态,拉住自己向阴暗处兀自延伸的阴郁,这是一生的战斗。
文学经典之所以在世间永远流传,在重复的讲述中保持着鲜活,是因为虽然讲述它的人和时代在更迭,但是在我们认为人性有裂隙的地方,愈合也一直在发生。这是读书给我们的滋养与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