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俊斋说书”,关注后重温经典名著小故事,记得分享噢!
导读:你想好了没有,这一生到底准备怎么过?
《西游记》第十一回,关于六道轮回有如下描写,其中就讲到了“贵道”和“富道”。具体如下:
陛下明心见性,是必记了,传与阳间人知。这唤做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
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的:
陛下明心见性,请务必记清楚,到了阳间好告诉世人。“六道轮回”指的人死之后不同的去处:生前多做善事的死后飞升成为神仙,为国尽忠的超生到尊贵人家,对父母孝顺的再生到有福气的家庭,为人公平的还投胎做人,前世积德的来生富足无忧,凶恶狠毒的就沉沦为孤魂野鬼。
简单地说,人死之后有六个去处,依次为仙道、贵道、福道、人道、富道和鬼道。
在吴承恩看来,贵道远远排在富道前面。
接着往下说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关于《西游记》的自我体系的题外话。
吴承恩在这里借用了佛教“六道轮回”的名称,却赋予了六道新的内容,是典型的旧瓶装新酒。
佛教的六道,指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即魔道)、畜生道(也叫旁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
吴承恩不是一个拘泥于现有知识体系的人,他给《西游记》自造了一个新的系统,这里的“六道轮回”就是独属于西游体系的。
除此以外,在第十五回中还有如下的描写:
行者闻得,急纵云跳到空中,对他大叫道:“你这个七佛之师,慈悲的教主!你怎么生方法儿害我!”
翻译过来就是:
行者一听,急忙纵起筋斗云跳到空中,对菩萨大声喊道:“你这个七佛的老师,大慈大悲的教主,怎么变着法儿来害我。”
在正统的佛教里面,七佛之师是文殊菩萨,吴承恩在这里却说成是观音菩萨,这也是他有意为之的。
好了,闲话就聊到这里,我们重新回到“富贵”二道上面来。
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士农工商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士是士大夫,代表贵族阶级,属于贵道。商是做生意的人,商人做得好,富可敌国,然而其阶级地位连拥有一技之长的工人都不如。
再者,我们通常都有富贵的说法,富贵,富贵,先富后贵。这是什么意思呢?
笔者以为,它是说一个人拥有了富足,不一定能获得尊贵的地位。而一个人获得了尊贵的地位,那么他一定是富足的。也就是说,“富贵”两字同样认为“贵道”比“富道”更难求得。
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想在绝大多数人心里,也还是认为做官(贵道)比做老板(富道)有面子,更能光宗耀祖!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或许多多少少都有过仗剑走天涯的雄心壮志,梦想着有一天要改变世界。在今天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很多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踏上经商,即谋求“富道”来改变世界的道路。
随着年岁渐长,经历过一些世事磨砺,很多昔日的年轻人,慢慢变得跟自己曾经讨厌的父辈一样,羡慕那些身居“贵道”的人,真的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记得刚大学毕业那会,家里长辈就跟我说去考个公务员,谋求一份稳定体面的国家公职的工作,当时我不以为然,挥一挥衣袖,就去了那个被称作年轻人筑梦天堂的地方-深圳。
今天,我终于回到了老家,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虽没有成为长辈口中的公务员,也差不离了。
但我又不得不说,人这一生,富道、贵道,并不绝对。却有一件事情是绝对重要的,只有尽早地明了这件事,我们才能在恰当的时机选择到底是走富道 ,是走贵道,还是走其他的道。
《水浒传》第九十九回,花和尚鲁智深在浙江六和寺坐化的时候,写下了一篇颂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网上曾有人问,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个人真正长大,真正了解自己,你会说哪一句?
我的回答是今日方知我是我。而我要说的那件绝对重要的事,就是这个,就是人要了解自己,要清楚这一生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话说到这里,我想问一句,朋友,你想好了没有,这一生到底准备怎么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