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陈海贤(动机在杭州)

《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陈海贤(动机在杭州)

作者: 篮筐轰炸机5号 | 来源:发表于2020-03-01 22:18 被阅读0次

    读了《幸福课》,作者是应用心理学博士,知乎ID是“动机在杭州”,曾是浙大老师。下面是读书笔记。

    接纳自己

    作者在浙大当老师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有挫败感,说“高考失败,来到浙大”,简称“考败来浙”,在浙大广泛流传。可以想象得到,他们之中有多少人目标是清华北大,差之毫厘只好退求其次,来到浙大。但这真的很失败吗?

    自我不认同有时是一种激励,但很多时候只能是障碍,尤其是事情已然发生无法挽回的时候。它会像一块顽石一直硌着你,让你走不好脚下的路。就像失眠,如果你总是担心睡不着,会焦虑得更加睡不着;相反,如果能坦然对待,不去担心第二天会不会犯困或自己是不是不够自律,反而能很快睡着了。

    内疚和自责会让我们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内疚和自责会降低我们的自尊,让我们觉得自己懒惰、一事无成,进而破罐子破摔。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放下过去,活在当下”,这些道理其实已经听了很多,但放下执念何其困难。但从浙大学生的例子以及书中许多心理咨询来信,让我看到,有执念的不是你一个人,也不是少数人。

    有位来信者的自述,多么似曾相识:

    我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路顺风顺水。以前受到的学校教育都是遇到事情要乐观、坚强、勇往直前。而在经历了过去一系列变故以后,这套mindset却让我吃尽了苦头。您不知道当我听到有人说“失恋有它的节奏”“迷茫期的必然性”这些话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痛苦和痊愈终于被理解、被看见的那种感动和欣喜。原来伤心、难过是正常的,原来迷茫期是必然的。而我过去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从来没有师长告诉过我这些。 在我过去的一段迷茫期,如您所说,我的生命里确实长出了全新的东西。其中最宝贵和神奇的经历就是,我能够静下心来看以前看不下去的文学作品了。在我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远离人群的时候,看到有人把这种痛苦、挣扎,还有可能的救赎诉诸文字,就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孤单了。

    有位28岁重新开始的朋友倍感焦虑:

    你现在很“努力”,“努力”到一休息就会沮丧。我觉得,你多少有点像用“努力”在跟生活赌气。

    有位老师在有领导听课时做实验会手抖:

    如果有机会市领导还来听公开课,告诉他们,你会有些紧张,以至于拿试管的时候手都有些发抖了。如果他们好奇:会抖成什么样呢?演示给他们看。 然后,再告诉他们,除此之外,你仍然是一个好老师。你热爱学生,享受上课,除了手抖,你非常自信。

    有个学生苦恼拖延症:

    我见过一个管理咨询顾问,他是少数觉得自己没有拖延症的人。他克服拖延症的策略是这样的:如果工作任务需要三天完成,他就用前两天来看书闲逛,到第三天再全力以赴……他以前也是接到任务,从第一天就开始做。后来发现自己实在太拖沓了。不仅工作效率低,还做不了别的事。所以干脆主动尝试把工作放到最后一天完成。他仔细考查过自己花三天完成任务和花一天完成任务的工作质量,发现差不了多少。无论怎样,工作最后总是会完成的。而且他清楚自己最后一天的潜力……像他这样主动选择拖延的人可不多——反正要拖延,我就认命吧!很多人都有类似他之前的工作状态,最开始东搞西搞,最后连滚带爬滚过deadline。但大部分人从接到任务的第一天就开始焦虑了。

    还有,不要只会较劲:

    不跟问题死磕,随时准备趴下。日子看起来越过越糊涂,其实却越过越清醒了。

    生活的正确方向:

    该怎么结束呢?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去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结束——迷茫——重生,生活就在这样的循环中,滚滚向前。

    看到这,我释然了不少。

    成为一棵树

    有一段人生的比喻很精彩。

    有学生问作者:“假如兔子都在拼命奔跑,作为乌龟的你,前进的动力在哪里?”

    作者把问题掰开揉碎:

    当我们用龟兔赛跑来比喻我们的人生时,它同样隐含了我们对人生的一些信念: (1)人生是一场赛跑。(是这样吗?) (2)终点处会有一个胜利者,有一个失败者。(是这样吗?) (3)跑得快还是慢,是一种固定的能力。如果你跑得慢,你就一直跑得慢。(是这样吗?) (4)奔跑很辛苦。但既然你已经跑得很慢了,就只有拼命奔跑,才能获得成功。(是这样吗?) 这些隐含的信念所体现的,正是僵固型思维的特征:用一个假设的、“必然会存在”的、比我们强的人作为比较标准,来消减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意义。

    然后引用了采铜老师的一段比喻:

    我想成为一棵树……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总是在生长,一方面往地下去伸更深的根,一方面往天空去发更高的枝;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是连续的,我的年轮一点点变粗,新的枝叶在老的枝叶上抽出,乃至我树干上的疤痕也总是留在那里,覆上一点青苔,成为我久远的印记;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不只是在一个向度生长,我的树根和枝叶向四面八方去,从每一种视角看都生气蓬勃;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会沙沙作响,我会摇曳着跳舞,我会迎风歌唱,但我的根基仍旧在那里,不会因为一时得意而失掉初心;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可以和各种各样的生物成为朋友,和它们交谈、共存、互惠,我不挤占别人的生存空间,甚至反倒为鸟儿和松鼠构筑家园。

    像一棵树一样发展、延伸、合作、付出,“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行者的顿悟

    作者有个朋友,辞去公务员的职务,云游四海,没有对世俗的留恋,像一个随缘的达摩行者。她夜晚独自在斯里兰卡读一本佛教书籍的时候,有了顿悟的感觉:

    “更大的世界”不是关于空间的,而是关于时间的。时间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拿它来换任何东西都是亏本生意。而衡量时间长度的,并不是物理的分秒,而是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内心体验的丰富性。

    如何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关键在于内心体验的丰富性。单调的生活总会给人“时间飞逝”的感觉,因为重复的生活过多久都像是只过了一天。所以,去体验,去探索,去尝试,把生活过的越丰富,人生就越幸福。

    “普通而乏味的生活之外,需要一些野性而原始的东西来平衡”,比如爬一次山看日落。

    远方的幻觉

    有一群选手参加某个户外挑战真人秀,他们要在一处世外桃源过上与世隔绝的一段日子。他们本想借此机会远离凡尘俗世,体验一把“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结果没过多久,他们发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选手之间勾心斗角、明来暗往丝毫不输外面世界。

    所以不要有远离俗世的幻想,而要培养出一颗随处都可安放的心。

    理想的工作

    作者认为理想的工作满足三个条件:安全感、胜任力和自主性。即物质有保障,能发挥才能,还能自己决定一些事。

    他举了这样的例子,有个朋友卖掉了公司,去做了自己喜欢的音乐人,一直藉藉无名。但谈起生活的区别,他说:

    “以前我当商人的时候,跟人介绍自己,说我是某某公司的老总,心是很虚的。出入商务场合,总要再三给自己壮胆,才能劝服自己就属于这里。但我当了音乐人以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跟别人介绍说自己是做音乐的,一点儿都不别扭,心里坦荡极了。”

    是有人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

    你不是穷,你只是现在没钱

    “没钱”和“穷”并不一样。穷人眼里只有现在,而一个没钱的“富人”总是心怀未来。作者这样回复那位提问者:

    你在读好学校的最好专业,这个专业是你感兴趣的。无论你现在怎么想,在未来,这个选择的价值会逐渐凸显。我看到过太多的人,因为选了自己不感兴趣的行业,人到中年,开始艰难地转型。你还有家人,他们虽然没法给你太多的指导,但他们爱你、信任你,愿意帮你分担压力。不要低估爱的力量,这是很重要的财富。 如果有一个人,愿意跟你交换,让你把名校背景、喜欢的专业、通情达理的父母折算成金钱换给他,他出多少钱,你会愿意跟他交换呢?

    多想想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要总让内心感到匮乏。

    最后作者还提了两个具体建议:

    (1)过一种简化的生活,并把它当作一种美德。重点不是省钱,而是不要为选择“物美价廉”的东西浪费你的脑细胞,它们理应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2)每周强制自己休息一天。旅游、看闲书、和朋友聊天,怎么都行,但不要待在宿舍,无所事事。与努力相比,你其实更需要闲暇来释放焦虑。

    第二点,对于一个努力而焦虑的人是一副良药,值得一试。

    拖延症与完美主义

    有个博士生,为了打造完整的实验结构,充分的实验数据,论文一直拖着直致延迟毕业。

    这和知乎提问"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不喜欢的工作/学习任务?"下一个答案很像:

    绝招只有一个:不要过度准备,先随便开个头。人的大脑很奇怪,工作的压力越大,大脑越会找借口去拖延。有时候大脑告诉你,这么难的工作,还是上网查一下资料吧,还是找找相似案例吧,你会误以为自己在做必要准备,其实是大脑在帮你逃避压力。你信了它的,就会把时间浪费到刷网页上,随着期限越来越近,你就越来越紧张,反而会更加拖延。
    ……
    就像我这篇回答,我就想随便写一句开头,结果一不留神也写了几百字。这周的写字任务又完成了一截呢!
    作者:葵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353727/answer/16714950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情境下的性格

    把性格划分为外向和内向太粗暴了,很多时候性格是相对的,是由情境决定的。

    情境派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一部分囚犯扮演警察审问另一部分囚犯,然后互换身份。结果发现,无论囚犯本身性格外向还是内向,只要扮演警察就会盛气凌人,而扮演囚犯时会畏畏缩缩。比如 “为什么我在陌生人面前内向得要死,在熟人面前却外向得要死?” “为什么我在工作中很外向,在生活中却很内向?” 情境派心理学家的理论就能给你答案。

    作者认为不能太绝对,人还是有一部分固有人格的,即人的性格=固有性格+情境性格。

    内向者也有优势,因为他们往往对环境更敏感,能接收处理更多的信息,在现代社会这也是能够走向成功的特质,比如艺术家。

    从浙大辞职

    作者曾是浙大老师,在分房的“关键时刻”选择了辞职,他的理由是:

    办公室的蝇营狗苟其实也是小事。但我需要辞职,是因为当我屈服于办公室的蝇营狗苟时,我会在课堂上心虚,在文章里心虚。

    他在简单和困难的道路上,选择了难的。他不确定是否会过得更好,但他知道这条路是自由的。这是对抗世俗,获得有趣所付出的代价。他并不建议你去一味模仿,还是要以常识为基础:

    常识应该成为帮助我们决策的利器,而不是限制我们生活的枷锁。当你能这么看待常识和规则的时候,你既不需要在明明感觉受限的情况下,为了安全感死死地墨守成规,也不需要非得用反抗常识来彰显自己的勇敢和与众不同,你会变得更加灵活和自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陈海贤(动机在杭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fh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