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父亲18岁,家里兄弟姐妹七八个,全靠挣工分吃饭。
正好那年,有到村里招兵的,所以就去了。那时候招兵还不需要拖关系送礼,只要体检合格,年龄到了,其他的大概说得过去,就可以去吃公粮了。可惜啊,即使在这样宽松的条件下,我父亲也没能合格,所以没去成。
但当时同村一个跟父亲同岁的验上了,所以人家去当兵了,而父亲只能接着在村里挣工分。
几年后,那人专业到了我们县城派出所,而我父亲依然还在土里刨食。后来他们同一年结了婚,同一年生了孩子,同样的都是女孩,哦,其中一个是我。
再后来,我跟那个跟我同年生的女孩同年上了学,都在村里的小学,那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玩,一起写作业。
2019-02-25不同的是,我一直在村里上小学到三年,然后到别的村上四五年级和初中,直到升入高中才有机会到县城上学;而那个女孩,在村里上完学前班就转到县城了,之后他们全家也都搬到了县城住。从那以后,我们在没有了联系。
再次见到女孩是在高中,这次的不同在于她成了我的学姐,因为在初中复读了一年,所以我比她低了一个年级。
都知道,高中压力很大,干什么都是行色匆匆,疾步快跑。
那天因为在教室做了一道数学题才去的食堂,我快步跑向卖饭的窗口,花一元钱买了两个豆沙馅饼,一边吃一边往回走,快出门的时候看到了她,正在餐桌那里吃饭,桌子上有个简易饭盒还有保温饭盒,她妈妈站在旁边,不知道在跟她说什么,她一边吃饭一边点头。
在她们还没有发现前,我先行离开了食堂。
本来我们为不在同一幢教学楼,所以后来也没在遇到过她。
再次见到她,是在她家,那时候他父亲已经去了我们县法院工作好几年了,而她妈妈在我们县计生委工作,并且还是个小官。当时我的表哥也是她的堂哥,要结婚,而婚礼在他工作的地方举行,正好过完年回去就先把我姨带去跟女方提前对接一下结婚事宜,而我纯属凑热闹,也就一起跟去了。
表哥临走前,带我们去她家吃了顿饭,所以我才又见到了她。当时她在北京读研究生,而我毕业后在新疆做志愿者。
再后来,我从新疆回来,辗转各个地方找工作,偶尔回家一次,也不去打听她的消息。但是我不去打听不代表别人不说啊,农村人闲时聊天都是东家长西家短的,正巧有次我姨(她的二伯母)说起去参加她的婚礼,我就顺嘴问了一下。
2019-02-25原来她已经研究生毕业,并且留在了北京,男朋友也是从外地来北京打拼的,两人在北京买了房子马上就要结婚了,因为她已经怀孕了。而彼时的我,干了一份每月一千五百块钱的工作,正挣扎在考公务员的路上。
现在,她依然在北京打拼,我在一个不知名的城市下面的一个镇上的一个村里,整天窝在家里带孩子。
我在想,我们同年出生在同一个村里,到底是什么完成了我们今天的差距,是从父辈就开始了还是我不够努力?或许都有,父辈的差距完成了我们生活、教育环境的差别,也影响了我们的想法。
最明显的就是,我只知道高中要好好努力才能考上好大学,可什么样的大学才算好大学,我根本不知道,完全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动力又能有多大呢,而家里人完全没有能力帮助我;但是她不一样,她的家里人可以帮她明确目标,时不时地为她指点迷津。
我现在在想,将来,我的孩子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达到跟她家孩子一样的高度?把两辈人拉开的差距拉平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