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国志·武帝纪》中首批集中记载的三道命令,成为后来曹氏立国的基

《三国志·武帝纪》中首批集中记载的三道命令,成为后来曹氏立国的基

作者: 易寒萧 | 来源:发表于2020-09-27 11:22 被阅读0次

    系列视频《古事今谈》使用文案01


    一、十字真言

    在赤壁之战以后,曹老板曾经先后颁布三道与选拔人才有关的命令,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求贤令》。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三国志·武帝纪》 建安十五年《求贤令》节选

    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三国志·武帝纪》 建安十九年《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节选

    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建安二十二年《举贤勿拘品行令》节选

    当然,我们今天并不分享这三道求贤令的相关内容,后面会单做一期说曹老板的用人观念。这次首先要说的,可以说是上述求贤令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而这个观念早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的夏天就已被曹操提出。

    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所谓“可与适道,未可与权”。管仲曰:“使贤者食于能,则上尊。斗士食于功,则卒轻于死。二者设于国,则天下治。”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建安八年《论吏士行能令》

    所谓的“理论基础”,正是上面这道令中的“十字真言”: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曹操

    二、乱世重才

    一般来说,古代一个统治势力,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用人的标准通常是以“德”为优先。诚然,这其中也包含着一些特殊时期,例如楚汉相争时的刘邦,并不是单纯地以“德”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这很好理解,面对虎视眈眈的强敌,更多地选择有才之人本就无可厚非。

    但是经过历史演化、时间流逝,东汉桓灵年间先后出现两次“党锢之祸”,传统儒家伦理遭受了不小的冲击;不久之后黄巾之乱爆发,黄巾军信奉的“太平道”也逐渐渗透进当时的社会之中。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太平道的教义《太平经》中包含了一段关于“才”的言论:

    上至神人,下至小微贱,……悉问其能而仕之,慎无署非其职也,亦无逆去之也。……而各问其所能长,则无所不治矣。

    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段话的主旨在于因才授职。相较于传统的儒家以德行为主的价值观,《太平经》所表达的思想,更多地开始注重才能在实际情况下的应用,换句话说,和德行相比,才能在当时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显现。

    同时,在东汉末年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当中,开始逐渐显露出“博取德名”的偏激行为。不说别人,就拿曹老板前期最大的对手袁绍当例子,袁绍在母亲病逝后,服丧三年,这是古礼所规定的,并没有问题;但奇怪的是,袁绍又为早已亡故的父亲守孝三年,在墓前花了足足六年的时间。袁绍的这个行为为中常侍赵忠所不齿,被评价为“坐作声价”。更有一位被称作“老好人”的刘翊,是出了名的做好事不留名,结果最后,做好事生生把自己饿死了。相比于这类过度彰显自己的士人,那些有才但在德上略逊一步的人,越发地难以在当时的社会中生存。

    袁绍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急需一种新的人才评判理念,一种能与环境相匹配的理念。曹老板建安八年的这道命令,即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公布的。我们回看一下整段文字,它用“有人认为军吏才有余而德不足”的现象作为引入,以《管子》中的片段为基础,从而阐述才能和德行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需求倾向,进而点明才能在特殊时期的重要性。如果从上帝视角观察的话,曹操的这道命令,不仅切实地让那些手足无措的士人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更为之后三道求贤令中愈发清晰的“重才轻德”观念埋下了种子。

    三、立国之本

    建安八年对于曹老板来说,并不只是执行对袁谭袁尚兄弟的欲擒故纵之计这么简单。在前一年,曹操前半生最大的对手袁绍,因为不甘大败而活活气死。从初平二年受任东郡太守开始的曹操,在这十几年间东征西战,这时也算是能稍缓一口气了。而在击败袁绍后,曹操的综合实力早已不同往日,其麾下的人才也来自于四面八方,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成了曹老板的当务之急。

    这一年,曹操一共颁布了三道命令,前文说过的《论吏士行能令》就是其一。咱们接下来继续说另外两道命令。

    第一道命令,同时也是三道命令中颁布最早的一道,对于曹操集团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这道命令就是《败军令》。

    《司马法》“将军死绥”,故赵括之母,乞不坐括。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三国志·武帝纪》

    这篇文字浅显易懂,内容上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实际意义就大有可说了。众所周知,曹操赤壁之战之前的兵力来源纷乱庞杂,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初期创业时招募到的士兵、平定青州黄巾收编的“青州兵”、帐下将领宗族的私兵以及东西征讨而得的降卒等等。令中所言的“但赏功而不罚罪”,即是与曹操集团大前期相对应,可以说是为了更平稳地征讨各地;但如今给了曹老板一次整顿的时机,完善军伍的制度以达到信赏必罚的程度,自然是势在必行。同样,如果再次从上帝视角看这道命令,它也是后来曹氏立国必不可少的制度之一。

    曹操

    第二道命令,相对于上面说的两道,显得并不是那么严肃。因为这是一道有关文教发展的命令,它就是《修学令》。

    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三国志·武帝纪》

    咱们都知道,曹老板除了身为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名伟大的文学家。这段文字针对自何进被杀、董卓进京起逐渐黑暗的社会环境,其内容主要是意图恢复文化教育的措施,即“各修文学”“置校官”“选其俊造而教学”这些要点。至于这道命令与选拔人才之间的关系,倒不是那么的明显,所以这道命令主要还是对于文教产业的政令。


    建安八年的夏秋之际,从农历五月到七月,曹老板每一个月都颁布一道命令,为曹氏集团之后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石。如果说四处征伐印证了曹操的军事才华,这一年夏天的三道命令,则反映出曹操优秀的管理能力和对社会风气的重视。

    参考资料:

    1.《三国志》

    2.《后汉书》

    3.樊智宁《建安士人德才观的嬗变研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志·武帝纪》中首批集中记载的三道命令,成为后来曹氏立国的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ik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