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登伏龙山2

登伏龙山2

作者: 良辰在读 | 来源:发表于2023-01-12 13:46 被阅读0次

过了小河,迎面上山,没走多远就是一个山涧,依稀听到哗哗啦啦的流水声,走近一看,确实有一小溪从山崖倾泻而下,形成一两米的小瀑布。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在那里用纯净水瓶接水,大概想品尝一下山泉的味道吧。

转过小瀑布,映入眼帘的是一根碗口粗的古藤,斜挂在两树之间。说它是古藤,是因为它是山中常见的葛条,这种葛条一般只能长到姆指粗,常常被樵夫砍了剥皮,用来捆柴,再平常不过。它总是开着淡紫色的花,结的豆荚无人采摘而挂在树梢,直到被风干。而这株葛条藤的花和豆荚依稀可见,只是它的身形粗壮,总有些游人喜欢附在它身上荡着秋千拍照。它高大的枝条顺着它依附的大树直插云宵,不见尽头,可见它绝非几十年的藤龄了。

从古藤开始,路就变得崎岖难行,光线也变得暗淡,浑身的燥热巳无影无踪,甚至还有点凉意。如果不是景区依山就势修补的一些或天然或人工的石阶,还真不知道怎么走。大伙就这么低着头一步步艰难的迈步向前,竟忘了看周围的风景。

登上半山腰,我已累得气喘吁吁,早已没了刚登山时的锐气。

大家都建议在一个平台上稍做休息。这时我才注意到,周边的大树三三两两的,一米多粗的到处都是,有的还被钉上铭牌,上面有简介,有红豆杉、银杏、榆树等等。更有那三两棵大树聚在一起的,或叫三棵松,或叫两株槐…听起来好象还有些来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谁起的名字。它们都静静地生长在这深山老林里,也许是因为无人知晓的原因吧,它们都长成了高不可攀的大树。

相关文章

  • 登伏龙山2

    过了小河,迎面上山,没走多远就是一个山涧,依稀听到哗哗啦啦的流水声,走近一看,确实有一小溪从山崖倾泻而下,形成一两...

  • 登伏龙山1

    生活在某个城市很多年,有许多人许多事已司空见惯,如每天的日出日落,白天黑夜的更替,从没有刻意地去观察,也就没觉得有...

  • 登伏龙山3

    登上石阶尽头以为到了山顶,所有的参天大树都在脚下,只见葱郁的树冠在山风中隐隐涌动,回望山脚下的山门已被绿色的波涛覆...

  • 登伏龙山5

    朝天蹬,听其名如登天台阶,踏上去,才领略了它的真意。 只有1米多宽的石阶,一级挨着一级,没有缓冲的平台,一直向上。...

  • 登伏龙山4

    过了红松林,山势渐缓,虽不陡峭,却也漫长,这时,大家都放缓了脚步。 放眼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一两人高的灌木丛,杯口...

  • 登伏龙山6

    我和小周对视一眼,手抓铁链,一步一步向上攀爬,尽管手被勒得几乎要破皮,但还是顽强的登顶了。 双手紧紧地抓着铁链,慢...

  • 伏龙山游记

    之所以选择此地,有感于柳校长,游玩不能“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尿尿”,所以选择了一个不用坐车的景点,此处离自己甚近...

  • [每日一文131乐行20]独登白龙山收获多

    独登白龙山收获多 文/应智乐 2019年1月1日,阳光明媚,我独登白龙山望远,...

  • 登青龙山

    我是时光机带我飞,在《简书》里的原创日记24 清晨迎着朝阳,背着背包,约上好友,开始登青龙山! 一排排挺拔而整齐的...

  • 登青龙山

    雨后寻春,登青龙,临芳园。 人稀山静,唯有风过雨落簌簌声,间伴林鸟鸣啭。 拾阶而上,阶滑草碧,石缝里生机盎然。 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伏龙山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jb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