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情绪起了很大的波动,面对孩子极其的烦躁,节后又瞬间变好了,情绪的管理,真是人生的重要指标啊!看了一个很好的关于面对孩子情绪的自我处理,记录下来,常常练起!
————————
根据你对这些行为的反应,类似的行为可以分为五类,一如果你对孩子行为的反应是开心或中性的笔画,孩子当时可能没有感受,感到受挫,如果你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心烦意乱,孩子可能感受感觉受到了忽视,或是情感连接被切断了,试图吸引你的注意,三,如果你发怒了。或是觉得孩子不听话,不尊重人或是在调戏你,那么孩子是想进行权力斗争,为了感到自己很重要以及建立情感连接,是如果你对孩子的行为感到震惊伤心或觉得受到了背叛[流泪],孩子可能体会到了强烈的情感连接中断。
似乎触不可及,那么你的孩子可能已经陷入了自暴自弃的状态,也就是挫败感极强,导致他完全放弃了希望,不再想从你身上找到归属感,认清潜藏在恼怒之下的内心,感受好,你就可以选择是对孩子的行为作回应,还是先回应自己的不适感在这种情况下。暂停会大有帮助,如果你无法为自己喊停,也可以先调整自己的不适感,通过有意识的轻柔呼吸做自我安抚,或通过走过程来理清这些感受。
走过程的步骤如下,一孩子的行为激怒了你,你心烦意乱,觉察到自己心烦意乱,提醒自己,如果我心烦意乱,那肯定是不快乐,三,闭上双眼注意力转向内在,找到你内体内感觉不快乐的地方,把手搁在那个部位,体会感知或想象,那种不快乐的感觉是如何?出现在你内心的注意到它的颜色形状和尺寸大小,四,让自己冷静地专注于颜色或形状的中心,起初这可能会让你感觉更不舒服,但如果你保持冷静,让意识深入到那个中心点,不适感会消融。
最终你会变得更加平静明晰安宁,五检查内心还有没有其他不快乐的感觉,如果有的话再走一遍,上述过程六,当你感觉更加平和,这个过程就走完了,越能更细心,更高效地应对孩子的行为,为人父母就意味着有机会将这个过程走上几百遍,甚至几千遍。但每走一遍,我们的耐心理解能力和情绪成熟度都会有所增长,如果我们选择另一种一方是以挫败以愤怒或挫败感对孩子做出回应,亲子双方的挫败感都会增强,惯性行为也会变得更加根深蒂固。
放松,大多数父母在生活中压力重重,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放松,很容易不自觉的将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使用哈巴冥想,每天只需十分钟,就能让大脑得到尽力的休息,感受久违的平静与平面,这样看待孩子的问题时,就不容易反应过度,能够平和有爱的引导孩子,这实际上给父母省下很多担忧焦虑或对孩子发脾气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