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坚持分享第1996天2023—12—10
这两天,我在读《说故事的魔力——儿童与叙事治疗》,这是一本有繁体字的书,读起来有些磕磕绊绊的,有时读着读着遇到一个繁体字,似曾相识却又不认识,需停下来查了之后再读,所以读书速度会慢一些。有的字根据上下语境,能猜得八九不离十,就不需要查了。
读繁体字的书,似乎有一种别别扭扭的感觉,好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似明白,却又不太清晰,语义是理解的,但不知为何,好像内心与书中的内容隔着一层薄纱,朦朦胧胧,飘飘渺渺,似懂非懂。
可能是因为把注意力放在认字上了,所以对书中所讲的一些理念没太多关注,因为关注点不在这里,只是想着先读下来再说。不像读简体字的书,一目了然,不需要在认字上下功夫,所以会更多关注书中的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好一些。
专业方面的书,可能是因为翻译者用的是繁体字,所以我们读到的也是繁体版的,能买到简体版时我绝不买繁体的,读起来真是太费神。因为学叙事,买了几本叙事的书,最近买的有二本是繁体字的,买了好几个月还迟迟未读,简体版的两本书已经读完了,现在才开始读这两本繁体版的,真有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
读这些书,读一遍是不够的,第一遍只能是读通,需反复读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不过,生命中多了一份想读懂却不容易的体验,告诉自己慢慢来,先读通,再读懂,读懂繁体书的经验也是要慢慢积累的,积累的多了,别别扭扭的感觉可能会少一些,甚至消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