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4天时间,读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整体而言,一本很温馨的书,文字简洁明快,但字里行间充满了父母与女儿圆圆的温情,感动。
先生对家庭,对丈夫,对女儿的描写或者回忆,让人感到他们仨之间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的让人向往与羡慕。
《我们仨》让我小跌眼镜! 《我们仨》让我小跌眼镜!毫无疑问,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翻译家,一生荣誉和光荣无数。
但是,杨绛先生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心存疑虑,毕竟这只是看过她的第一本书!
读书之前,感觉她应该是知书达理,大家闺秀,知识分子代表的民国女性;读完了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很有差别!
1、当她自己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但是没有获得公费出国的名额,比她学业成绩低的同学却获得了,她觉得是:造化弄人,不服气。自己还暗想:假如我考上了清华本科,假如.......我个人怎么感觉先生好像有些怨天尤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呢?
2、夫妻二人当初到法国,居住在老金家,金免费提供一日四餐,她自己觉得伙食开始还可以,后来越来越糟。怎么可以这样子?金已经免费提供伙食,怎么还要这样嫌弃呢?最终,他们俩还是选择搬出去另起炉灶啦!
3、她还嫌弃老金家的厕所是公用的!到了达蕾女士家居住,又嫌弃调得贵了!
4、自己拿到了牛津大学的毕业证书还要去嘲笑别人;当到了巴黎大学,拿不到毕业证书,理由却是: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5、他们仨回国后,为什么一直住在自己的爸爸那边,而不是钱家呢?她已经是钱家媳妇了,感觉她回国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自己爸爸度过,和钱家似乎很疏远。关系有些微妙吗?有点不懂!
6、她和丈夫的决定放弃了清华的职务,后来怎么又怪别人说了什么坏话,影响了钱的前程呢?还扯上自己的公公!
7、吃饭的时候偷听旁边的聊天内容,把别人的聊天当成一种乐事,这应该不太合适吧?
无可厚非,没有人会质疑杨绛先生对文学,翻译乃至教育事业的伟大奉献。
《我们仨》让我小跌眼镜!以上种种,仅为个人思考之见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