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自己可以多写作,它会帮助我深度复盘自己的经历,从而让我更了解自己,而且这些反思也会对我自己的未来有警戒自己的作用。没想到,一犹豫写作的主题就是两年过去,这两天我就在想如果我再这样犹犹豫豫,时间一瞬而过,我再抓起笔可能就是白发苍老之时。当自己很坚定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可能任何后续的故事发生就在一个平淡无奇的早上。这很像我三年前开始创业的那个时候。
2015年毕业以后,经历了一段一年在爸爸公司工作的经历以后,糊里糊涂开始了创业。为什么说是糊里糊涂,因为那个时候想做的事情很多,没有我爸的鼓动我就不会开始做这件事情,也不会选择这个方向。无知者无畏,心里没想过自己创业会是怎样,失败是怎么样的,反正一个事情开始做的时候总有点理想主义。
想说说这三年里,我在《创业》这一课中的三点改变,这些改变成了我最宝贵的自我成长。
- 从过度乐观,到过度悲观
3年前开始创业的时候,我当时25岁、刚刚毕业。缺少工作经历和创业实战,我抱着对创业的美好、对成功的美好幻想,开始了这件事。
我们发现很多爱好者喜欢在家里做面包蛋糕,但当时网络上大部分教学都是网红,很多真正厉害的烘焙界大师他们由于不懂互联网,导致无法让更多人熟知他们,而爱好者们也无法有机会跟随大师学习手艺,做出真正好吃的面包蛋糕。“不然我们来做一个烘焙平台,可以让烘焙世界大师可以来教用户做烘焙,让他们烘焙制作少走一公里弯路,也让好吃的烘焙手作产品带给用户更多的幸福感。
可以当时给自己订了个目标:“一个月内我们的用户数要达到100万”,根据这个目标我又和团队订了计划。这个我当时订的目标,至少到了今天我还没实现,当时订的实现目标的计划能实现的效果很微弱。就像很多人创业一样,我想做A的事情达成B的目标,最后做了C的事情达成了D的目标。但好的是,我们活下来了,还活的不错,而且在烘焙自媒体领域有认可我们的用户,而因为我们,让更多的烘焙爱好者们可以跟随好的大师学习,做出好吃的烘焙产品。
在公司2年多的时候,跟一开始的过度乐观不一样,我经历过很悲观的时候。悲观的原因,第一是用户和市场的变化超过我们预计,突然一段时间曾经非常稳定的收入出现了突然的骤跌;第二是由于我生病了,那段时间我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要关注公司出现的波动;还有你身边的有创业经验的老一辈的朋友都不看好你在做的项目,很多人在跟我说,我在做一个小众的事情,在做一个非刚需的事情,以我的能力我该去做一个更大的项目。在我现在看来,这些外在的原因可以让你波动,终究是因为:你太年轻,你没想清楚终其一生你想要去到哪里,于是你也会迷茫你创业的梦想和愿景到底是什么。
过度悲观的时候,我试过很多个夜晚无法安然入睡,凌晨三四点的时候陷入情绪中。经历过“过度乐观”到“过度悲观”,这些情绪的波动对我的影响是:影响了我的决策,也影响了我的团队。由于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我把自己的压力也放在团队的身上,导致出现团队做事时候很容易有挫败感,也出现了人员波动。
“你要去接纳你的情绪,但不是让你的情绪去影响你的行动,你是有选择的,你可以选择不被自己的情绪去影响你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我做了几件事情:
1. 了解情绪,去接纳它,但不被情绪席卷进去。
2. 理性对待“他人的意见”,不要一味去接受,而是听进去,再自我分析后理性做决策。
3. 去思考“你的人生要去到哪里”,也去思考你的事业愿景是什么。
也是在最近我才思考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让更多人做出好吃的烘焙,带给他们身边人更多的幸福感。
4. 多给自己静坐冥想的时间,平静地面对失败和成功。
在《时间看得见》书里,王潇也讲过,做决策的时候最好是你的情绪是-3到3分的时候,不过于兴奋也不过于悲观,平静、理性地面对决策,包括这些决策可能导致的失败和成功。对失败过于悲伤,和对成功过于兴奋,这些都不过是你的内心无法真的去面对和承认,也是逃避的一种,这样你面对这些就无法从中学习。
-做事很重要,但创业更重要的是人
创业的头三年,为了让公司不死去,总是会很较真怎么做事。当自己把关注点放在事情上,有的时候也会过于相信自己,直接把事情的目标和怎么做都完整做出来,然后交给团队来完成。如果忽略了人,你会发现这个事情多半做不成。比如有可能他不接受你的计划,有可能他对完成你来计划的事情感到没有成就感等等,反正你最后会发现这个事情不是不了了之就是失败告终。
这个问题我是经常犯的,特别是当自己对某个目标特别执着,特别想去完成的时候。后来我慢慢养成这样的思考习惯:
1. 思考你的商业模式和愿景,当下你的核心关注目标是什么
2. 清楚了大方向,落实到当下的计划和团队架构
3. 与团队沟通,明确他们核心目标,计划由他们来完成
4. 当每个部分都做好了计划之后,把计划合起来,再反观一次第一步
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和启发团队、明白每个人都有其擅长及不擅长,不要求完美的个人而是可以集体打团战的团队等等,都要求了我时刻关注目标和关注团队的平衡。同样地,商业计划很重要,但团队文化也很重要。能够让团队行动一致的是团队文化和价值观,比如面对用户投诉时候我们看待这件事情的团队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团队当下怎样去处理这件事情。
我觉得我们一直以来做的比较好的就是,我们选择老师和选择教授的产品都严格按照我们的标准和价值观,精选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和教用户做出好吃的产品。在面对一个新的项目的时候,团队都能很好地承担自己负责的目标,面对挑战不退缩,在过程中勇于去挑战自己,在做完项目后会复盘项目、复盘自己,敢去承认自己及做事不太好的部分,然后去完善它第二次不再犯。
不仅看一个人的能力,然后他面对事情的价值观,包括让团队的文化和价值观可以得到延续和传承,也是我接下来创业过程中重点会思考的事情。
- 突破自己的盲区,想清楚自己最大的限制是什么
我曾被问到一个问题:“你知道你最大的瓶颈是什么?阻碍你成就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你的瓶颈对你的障碍远比你自己意识到的还要多。只要生而为人,就有自己的盲区,谁都一样。我觉得创业给予我的一个珍贵体验就是,让自己有不断有突破自己盲区和限制的机会。
我以前是个“老好人”,我很难对别人说“不”。在做一次新的项目的时候,我曾因为这个问题,导致项目失败。我在做项目过程中,我明确知道谁行谁不行,以及过程中他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我在那次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由于“老好人”特性,我没有直接去向他表达他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及可以调整修正的部分。
作为创始人,自己去做新的项目而没有获得成功,最后最大的代价也是自己要去承受的。作为创始人,你无法逃避和略过这个问题,这让我没有转头逃避,而是走上去去面对:去收拾后果、去跟对方表达不足之处、去表达自己的要求是什么、以及去跟他说再见换更合适的人。
突破的自我盲区还不止这一点。我曾经是个很需要别人去认可的人,这导致很多事情我总充当救火的角色,但这让战略重点偏移、人才得不到我对他们的认可;这也让我做事时候缺少理性分析,从而无视了风险。现在的我,可以清晰表达我的需求以及期待、又可以去真心认可被人做得好的方面,这些自我突破从创业中获得,是自我成长中给自己最大的礼物。
当你遇到挑战,遇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瓶颈,这个时候去向前面对它。转身逃走,你也许会那个当下可以逃避那个不好的感受,但你无法成长。但你突破越来越多的自我限制和瓶颈,你会获得更加自由,因为你突破得多,在每个当下你的选择就越多了。你清楚你自己,所以你才知道怎样用好自己。难的挑战会提升你的能力上限,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及应对问题能力。
——End——
感谢创业的经历。希望自己暮年之时,回首这一生,无悔时光。
虽然很多人觉得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不得不说这是人生最有趣的经历之一了!
感谢创业经历的这三年,我的团队伙伴,是你们完整了我整段经历;
我们能做到的事情,都是我们所一起创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