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一 ,美产生于相对性
当人类进入功能社会,受功利主义的影响,美的标准就会随着社会的差异性相对性发生变化。
在脏乱差的年代,整洁就是美;在贫穷吃不饱的年代,肥胖就是美,在物质丰盈的年代,纤瘦就是美。
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这是主流价值观对美的影响。杨玉环出身宦门世家,资质丰艳,能歌善舞,深得李隆基喜爱,唐以胖为美。汉朝赵飞燕出身平民,身姿曼妙,舞姿轻盈,被汉成帝宠爱,汉以瘦为美。
西方人,五官分明,鼻梁高悬,西方人在选美和认可东方姑娘的美的时候,都是东方人不认可的扁平脸单细眼皮的所谓“丑女”,在西方人眼中却视若天仙,可爱至极,东方人则反之。
美是一个相对的产物,没有绝对的标准,受规律影响,也受主流影响。
二,美产生于无序性
美真的无绝对的标准吗?我看不然,美的标准就是震撼心灵,你看它一眼为之心动,感同身受,这些作品一般来自大自然中。
天空的作品 大地的作品山野溪水冲刷的岩石,斑驳的伤痕
大海澎湃的浪花,开放出的热烈。
春天百草繁花的灿烂。
秋天落叶缤纷,布满大地忧伤般的,细说着对季节倦恋的凄美。
一棵老树盘根错节的根系
草原之上,牛羊零星散落,蓝天,白云二三朵。
天空的辽远
大地的壮阔
画纸弃于地上,小猫轻过时打翻了你的墨瓶,洒于上面无序的墨点。
散乱之书
…………
蝌蚪没有思考摆拍这种出自于自然的,无序的美,美得惊世骇俗。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美。
当今的规整的东西太多了,一切都在规划中,在逻辑中,在思维中,楼房,马路,生活用品,商店的蔬菜都是一样的大小,陈列,连路上行走的美女都分不出谁是谁来。雕凿无度。当世的美学应返璞归真,重新回归到自然中来,回归到无序中来。
人为雕饰的工匠精神在这个规整的时代应该暂时保留,要让天然去雕饰,去产生激荡人心的原始的美来。
无序源于不刻意,不布局,不专注,不去琢磨和思索,应发挥心灵的灵性,让高维的宇宙精神笼罩低维的人文精神。
落叶细说着对季节的倦恋美是一种表现,不是刻意。
热爱的美热烈张扬,给人向上喜悦。
伤感的美让人感触,陪它落泪伤怀。
愤怒的美,让人舒张,长长嘘了口气。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这样的艺术效果不美吗?读后不舒坦吗?
美没有形式的陷制,美应该是心灵的表达,是情感的抒怀,不要被条条框框所限制了,还心灵以自由,让直觉暢达天地间,精神纵横八万里,你就是宇宙之子,就能挥洒出自然的美来。抒发出壮丽的美来。
这样才能摄人心魄,成为共感的艺术佳品,长存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