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带小儿子在小区门外修路的工地旁玩沙,一个同龄小孩儿凑过来,想一起玩,被他的家长一把拽走,边走边说:脏死了,回去还得洗鞋洗裤子。
这位家长的想法和做法,并不稀奇,很多年前,我也是这样的认识——一方面怕土呀沙呀不卫生,影响孩子健康,另一方面,也嫌家里洗衣服麻烦。后来,读了很多育儿的书,慢慢了解了“玩”对幼儿的重要意义。
其实,“玩”只是大人下的一个定义,对于孩子们来说,那是:工作。比如,儿子玩沙,模仿的是旁边修路工人叔叔的行为,在他看来,差别只在于:翻斗车的大小。这种模仿,是孩子参与劳动、认识社会的一种无意识行为,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育。对于幼儿来说,他们丰富的是形象思维,擅长的是模仿,所以,最能开发他们智力的学习就是“玩”,是游戏,而不是学习bpmf或者是100以内的加减法,或者big、pig——他们还不具备学习这些的理性思维,这叫拔苗助长。这也是近几年国家大力整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每个年龄有每个年龄要做的事,“玩”也一样。一两岁是用尿和泥的年龄,三四岁是沙土里打滚的年龄,再大有其他的游戏。也就是说,玩什么,怎么玩,这是由他们心智的发育而决定的,是有规律的,不因人的主观意志转移和改变。
而且,“玩”是人的天性,没有不想玩的孩子。小时候压抑着不让玩,肯定不利于孩子健康,要么长大会变成一个了无生趣的人,要么会形成游戏匮乏感,以后找机会补偿——那些每日打网络游戏的大一学生是最好的证明。
原浙江大学教授、现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郑强,曾在一次演讲中分析,为什么中国男人很少得诺贝尔奖?因为他们是男孩儿的时候,不让玩,没时间玩,被人玩,等他们长大了,自主了,开始拼命的玩。而外国的男孩子相反,小时候拼命玩,玩够了,长大后开始学习、研究、出成果。郑强的话虽有调侃的味道,但不能说毫无道理。
前些日子和母亲聊天,说到村里一婶子家的娃,快三十岁了,找不下媳妇儿,谈一个吹一个。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另一户人家,光景没有婶子家好,他家的俩娃学历也没有婶子家娃的高,但人家俩娃都自己带回来了媳妇儿,现在都有娃了。母亲总结道:哎,这种事,真说不下样子。
我在心里想:当初少男少女时,家长们防火防盗防异性,就怕谈恋爱,围追堵截,软硬兼施,伤了孩子们的“春”心。现在谈婚论嫁,不会谈情说爱了,又着急上火。哎,家长们呀,地球可不是绕着你们转的。
这也提醒我,在孩子与异性相处这件事上,家长不能极右——放任不管,也不能偏左——一棒子打死,要学会正确引导——要符合人性需求和科学规律。
3天前,我在校门口看见五年级的儿子骑着自行车,和另一个骑车的女同学同行,然后挥手再见。再联系他近来照镜子勤了,我不免有些发毛。
看来,得赶紧看点有关应对青春期的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