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问:伙伴们,谈一谈你对老师去家里家访的感受吧?
答:一提到老师到家里去家访,就是那种浑身特别不自在,也不知道见了老师之后该说些啥呢?还怕自己什么话没说对,再惹得老师对自己反感甚至影响到对孩子的态度,所以还是和老师能不见面就不见面吧。
答:我可不喜欢老师家访,当年咱班老师到我家里净告状了,老师一走,我屁股就开花了。
答:家访?如果老师们有任务,那就来吧,我可以配合呀。
……
听了小伙伴们的回答,我真想高呼一声:不会吧,都什么时代了,老师不应该成为家长惧怕的人,而更多应该成为引导孩子成长路上的同行者吧!来来来,看过来吧。其实家访我们可以这样滴:找一些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去家访,孩子们玩,家长们聊,那样的画面应该是完美的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52773/cbd1c8c06d19069c.jpg)
从开学初,我就一直想找机会去家访,毕竟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只是想从多方面去了解家庭,了解家长以及多多了解孩子的另一面。无奈开学的事情一直很忙,学校家里几乎是分不开身,所以说好的家访也迟迟没有落实下去。时间转眼就即将走过半个学期,1.9日正好是家访日,所以提前一天我和家委会商量,看看有没有主动邀请我们去家访的家庭,毕竟也不好“生硬闯入”。
结果群里面好长时间也没有动静,有时候我还是蛮怕某种寂静的,难道这是怕我去家里检查卫生吗?我心里暗想,但马上我又想到也许不是周末,家长多数都上班,抽不开身,这么一想,突然间又挺高兴的。毕竟家长们都有事情干,说明他们都很优秀,当然替他们高兴啦。大概在过了四个小时后,家委会告诉我终于有两个家庭抛出橄榄枝啦,这让我的心里多少有些欣慰,王诗涵妈妈马上发给我家庭的位置,并且告诉我随时欢迎我的到来。因为上午家委会陪同人员刘子铭妈妈要陪孩子参加一个面试,所以我们定好了1.30在王诗涵家的小区门口等待,在与门口的保安进行了交涉之后,允许我们把车开到小区里面,就这样顺着诗涵妈妈的指挥,我们一路找了过去。只见诗涵妈妈已经在楼下等我们了。
进了楼宇门,正对门一楼便是诗涵家,诗涵热情地喊了声:“老师好,阿姨好。”是那种亲切自然的流露。想起来开学不久的一次,诗涵进到教室后就哭了起来,说啥就想回家,我劝了几次也没好,于是我们协商让妈妈接家去,但条件是回家必须心里要想着我,否则不让回家。小家伙眼泪还没干,小脑袋却不停地点头。我知道,我只有让孩子内心消除对学校的焦虑,对老师的惧怕,她才能真正走进我的教室,成为喜欢这里的快乐的小孩。实践证明,在接下来的时间中,诗涵对我是很依赖,很喜欢的。即使我有批评她,她依然喜欢我。我仔细打量小丫头,在家里穿着粉嫩的毛绒睡衣,头上扎着两个粉嫩的小毛绒球,显得十分的娇嫩。诗涵妈妈调侃说诗涵爸爸说害怕老师来家访,于是躲了出去。哈哈,我想这一定是虚构的,王爸爸一定是工作繁忙脱不开身才是。我们很随意地就聊了起来,聊到了孩子来到实验学校前前后后的周折,聊到了孩子的成长,从聊天中我能够体会到这是一个充满着快乐气息的三口之家。看着就母女俩在家,也为了让接下来的家访更加有意思,我提议让诗涵母女也跟着我们一起去王恺睿家里去家访,母女俩欣然同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1752773/e394cedf2a286214.jpg)
来到了王恺睿家,原来王爸爸也在呢,还好没有躲出去呦,真好呀。我夸奖恺睿的衬衣好看,显得小脸庞更加的白净,宝贝立马就给我看了上面还有小动物的小尾巴呢,一点没有拘束感,只有这样亲近的感觉才是我想要的。孩子们天生进入角色就快,一会功夫就手拉手屋里屋外的玩了起来。当然我们大人也就随心所欲地侃起了大山,大家还交换了彼此教育孩子的心得,每个孩子不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我特别赞同王恺睿爸爸的教育方法:不能太打压孩子,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对于孩子期末语文考了98分的成绩,妈妈开始不满意,一直说题都练过了,就不应该错。后来在王爸爸的开导下,妈妈转变了态度,告诉孩子,下一次别马虎,好好考就好。
子铭妈妈说:“其实这样的家访形式比老师一个人进行要好很多。一来消除了家长紧张的顾虑,二来大家凑在一起也正好借此机会聊一聊,认识认识。不然我们就是成天放学时在外面自己班级的区域内等孩子,彼此都不太熟悉,所以也不太聊天,情感上都疏远了呢。我们总是希望孩子们好好在一起玩,是不是我们家长也要多聚聚呢!”子铭妈妈的想法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的赞同。是呀,大家要在一起共度六年,说起来是多么值得珍惜的时光呀,孩子们收获友谊的同时,我们家长也应该收获满满的友情才对呀。
聊着聊着,我脑海里突然又冒出一个想法:“今年的家长会,我们进行一下改革吧。”“怎么改革?”家长们迫不及待地追问。“就是圆桌会议,家长分小组,分主题进行叙事。”这样便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说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学校,对于教学,对于教师,对于孩子我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参与课堂,参与管理,让每一个家长都从原来的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参与者,因为实践证明:只有亲身参与,才会折射出最大的光芒。“太好了,老师。”看来大家还是比较赞同,期待这个想法得以在家长会上进一步实施与完善。
还记得在开学初的时候,我给家长们写过一封信,我称呼他们为“幸福的合伙人”,我们共同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个普通的幸福的孩子。一个学期过去了,看着孩子和家长们脸上的笑容,我知道我们离一个普通的幸福的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家访的第二天是我的生日,早起在群里还是真诚的发出想去家访的邀请,但依然没有回应。也许大家是希望忙碌了整个学期的我,安静地在家读读书,码码字,过一个惬意的生日吧。好吧,亲爱的伙伴们,等到来年的三月,春暖花开时,我们再邀上三五个家庭,准备好你的故事,你的酒,我们一起去家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