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会心联盟的伙伴大家好,我是方哲萱。今天是我们这个系列课的第三课,主题是“从人类理性的二用谈【数理教育】”。
上节课,我们谈到了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我们认为,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教育,应该在基础教育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众所周知的,现代学校除语文教育外,还有一类学科非常重要,这就是数学教育。现在的现状是,数学学科不仅与语文分庭抗礼,而且长时间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主位,甚至有“得数理者得天下”的说法。那么,数理教育到底有多重要?这一百年来,中国人乃至于亚洲人,是否已经把数理教育做好了?数理教育又有没有一种立于不败之道呢?今天,我将为你导读王财贵教授2008年在北京的演讲稿《从人类理性的二用谈数理教育》,希望可以消除所有的疑惑。
王教授在开篇,首先立定了应该以具备涵摄性的一元之态度,去面对世间多元之成就,并分析了由此而需要产生的一种能力,即区分本末的能力。他引用了魏晋时期的哲学家王弼在《老子微旨例略》的话,王弼一开篇就说,老子五千言,可以一言而蔽之,“崇本以息末而已矣”。儒家谈本末,是说“本立而道生”,老子也谈本末,王弼总结出来是“崇本以息末”,而且认为这是老子五千言的总结。
在这里,崇本很好理解,而“息末”的“息”字,在训诂上,有两个意义:
- “休息”“止息”。如果采用这个意思,那么崇本息末,就是崇尚本,而把末摆在一边。这样理解也很通顺。
- “生息”,“生长”。比如一个人在树荫下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天地也要休息,秋收冬藏,冬天过去春天会来,万物才能更好生长。人也和天地一样,休息之后,会更有精神。所以“息”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生息”,生长的意思。这个意思的用处也很多,比如在银行存款,会有“利息”,息就是增加?我们常说“消息”,消是消沉,息就是生长,说这件事的消息如何,就是这件事到底变坏了呢,还是变好了。
如果采用这个意思,那么“崇本以息末”,就是“推重根本以长养枝末”。柳宗元说种树的技巧就是“崇本以息末”,因为本根牢固了,枝叶就会渐渐生长起来。
那么这句话到底应该用哪个意思来解释?关乎你对中华文化的心得,这个问题留待每个人自己去体会,我们在这里是要带出“本末”之问题。今后,我们思考任何问题,都可以先想一想关于本末的取舍。
我们讨论教育,尤其本课的主题是讨论“数理教育”,也将不断谈到关于“本末”的看待。
首先,要讨论数理教育,这关乎了东西文化的特质,而又关乎了人类理性的两种表现。从希腊时代就有对人类的定义,说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可见,理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特征。西方的大哲学家康德从理性的发用上来界定,认为人类理性主要发挥两个作用:
- “思辨的使用”,又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层。
- “实践的使用”,就是说,人类会自立道德法则,而激发生命的道德感进而服从法则而作道德的实践。
这是一大套精密的哲学,要深入了解,需看康德的《纯粹理性之批判》和《实践理性之批判》。我们现在只对人类理性的运用及其所成就的学问系统,做一简单归类。当代新儒家的代表牟宗三先生也将人类学问分成两大类——知识的学问和生命的学问。按照现代的说法,也可以对应“科技的”和“人文的”,笼统的讲,也就是“西方的”和“东方的”。
我们说东方人注重生命之学、智慧之学,并不是说西方人不重视生命和智慧,而是在此一面向上,鲜有深刻的著述和体系。反过来也一样,说西方人在知识科技上有成就,也并非指东方人不懂知识科技,东方人有许多贡献于世的重大发明创造,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几千年来,东方确实缺乏这一套理论的体系之学。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人类文化的路有两个方向,一条是智慧的路,一条是知识的路,那么现在面对人生的抉择就很简单,不需要再去开创,只需要选择一条路走下去。一般人只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今天,我们就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有人说,我选择一条路走,走错了怎么办?首先我们需要打消这个念头,不会走错,怎么走都是对的,只要你的心灵是开放的,只要你尊重别人的选择。另外一点,这两条路,有没有可能同时走上去,这样不就没有缺憾了吗?回答其实是可能的,因为现实中的路,走上了一条就不可能同时走另一条,但人的心灵不是现实的外在的物体的存在,而是玄虚的存在,佛家所谓“一心开二门”,心灵,是可以有多种面向的。只要能够分清主次本末,不要喧宾夺主,不要本末倒置,那么,我们就可以将人类几千年来所有成果,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消融和展现。
那么,这两条路的主次本末是什么呢?清朝末年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东西方的学问就不是左右平列的关系,而是上下融摄的关系。
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有一种中国人的自豪,所以才这样讲吗?我想我们应该回归到我们的理性,我们要跳出民族,跳出历史,跳出传统来看待这个问题,康德说,实践理性是人类理性的“拱心石”,拱心石是拱门中间让整个拱门可以稳住的那块石头,也就是最核心的、最主要的一块。康德还说:人类的实践理性有优先性,优先于思辨理性。翻译一下,就是“实践为体,思辨为用”,这个观念,和张之洞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这种见解是东西方的哲人共同认定的。
这样,我们就应对数理科学,有以下四点基本的认知:
- 科学既然是人类思辨理性表现出的成就,肯定是有意义的,需要学习的;
- 科学是人心灵中本来就有的;
- 不同民族的人,虽然文化之路偏向不同,但都具备人类的两种理性,因此任何民族都不需要惧怕科学;
- 人类学好了科学,更重要的是善用科学。
以上四点,讲出来很浅白,每个人都知道,然而一百年来,中国,乃至于整个东方世界,都缺乏自信,恐惧科学,为了赶超西方,证明自己,让每个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用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科学。然而一百年了,绝大部分中国人不具备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就是不为名利,只为真理而奋斗,这也是合乎德性的啊,可见,没有德性,就没有科学。如果只怀着功利心,不潜心求知,只为赶超西方,纵使出一两个天才,也是出不了真正的科学家的。
这一百年来,我们全民学科学,却让大部分国人,害怕数学,厌恶数学,这种数理科学的教育,很难说是成功了的。
那么数学到底该怎么教呢?王财贵教授提出:数学有数学的本性,我们只需按照人类对数学理解的程序一步步走,就可以了。什么叫人类对数学的理解?首先我们要知道,人类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模式:
- “建构式”的,就像爬楼梯,一级一级上去,又像堆柴禾,一根一根堆上去。
- “浸润式”的,就像把毛巾的一端浸入水中,它会慢慢吸收水分,最后滋润整条毛巾。
思辨的学问是建构式的,而数学就是其最原始的表现。
应对这两种理解模式,人类就有两种学习能力,“建构式”的学习,靠理解力,而“浸润式”的学习,靠的是记忆力。记忆力和理解力又有其特征,一般情况下,人的记忆力是“学习能力递减”的,就是越小的时候,记忆力越强,而越长大,记忆能力就会衰减。而理解力恰恰相反,秉承着“学习能力递增”原则,年纪越小理解力越差,年纪越长,理解力越强。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认知心理学》一书中,说明了人类认知能力,也就是理解力的发展规律。他把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0-3岁,叫“感觉动作期”,几乎没有在认知上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会发现,在一些欧洲国家,是禁止3岁以前的孩子学习知识的,就是依托于此理论,保护一个儿童的认知心灵,不要提早开发,以防揠苗助长。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讨论的,只是一个孩子的认知能力,而不包含认知以外的“浸润式”的学习力,比如美感、性情、语言、品格等等,中国古人讲3岁看大7岁看老,当然不是指他的认知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人生格局,这方面,并非认知心理学讨论的范畴,也非我们今天的主题所要讨论的内容,在此稍作提示,是以免产生混淆,以为西方心理学家鼓励儿童3岁之前不要教育。我们看到的现实并非如此,西方人不强调甚至反对让3岁以前的孩子学习知识,然而积极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规则意识,自信力和责任感等等,这都是符合人类理性发展规律的教育。
好的,言归正传,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3-6岁,叫做“运思准备期”,第三个阶段,6-12岁,是“具体运思期”,第四阶段,到了12岁以上,才是“抽象运思期”。所谓抽象,就是能从已发生的、具体的、看得见的事物中抽拔出来,概括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可以说,抽象思考才是真正的思考。认知能力发展到“抽象运思”,才发展到“纯理”的阶段,逻辑力是纯理的,数学又是逻辑的具体表现。依照此一理论,我们就知道,在数理教育上,我们应当依循儿童理解力的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的学习,不可以过早的将难度提升,超越年龄所属的认知期。否则,就会出现怎么学都学不会的现象,实际上只是年龄未到,本来再等等,今年不会,明年就会了,但是因为学不会的现象让人以为这个孩子很笨,孩子自己也会觉得自己很笨,从此扼杀了他对数学的兴趣,导致真的永远都学不会,这不是很可惜吗?然而,只要是接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就该知道,这种现象在教育中是大量上演的。
有人说,也有些孩子很聪明啊,小学就会做抽象的奥数题,而且很喜欢,难道这种孩子是异类吗?解答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教育中的另一个要点,就是“个别差异”。我们已经知道了人类认知心理的发展顺序,这是普遍的,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概念叫“发展速度”,发展顺序是人人都如此,但发展速度就有了“个别差异”,所谓3岁,6岁,12岁,这是大略的分法,总归有这几个步骤,但落实到每个孩子,前进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有些提早进入抽象运思期,有些则会晚一些,因此“因材施教”是非常有必要的。
假如我们把握了儿童认知心理的“发展顺序”和“发展速度”,我们的数理教育也就成功了。具体来说,就是,标准教材适合一般年龄的理解力,全国有一个合乎人性的大体进度,同时老师要“因人而异”做具体的拿捏。怎么拿捏?
就是对于比较聪明的孩子,不要用标准教材限定他,要允许他进行更高度的学习,而对于比较笨拙的孩子——注意,可能不是真的笨——不要催促,不要逼迫,更不要责骂,而是降低难度,等待他。如果他是真的笨呢?也不要着急,因为着急也没有用,况且前面讲过,数学能力,即思辨理性,在人类理性中,只占一部分,乃至于不是核心的部分。
其实,我们用一个孩子数学成绩不好来界定“笨”这个字,本身就是不够逻辑的。人生大部分的时期,都用不到那么高深的数学,但是终其一生,品德和性情都在发挥作用。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叫“傻人有傻福”,这话很白也好像没什么逻辑性,其实,这真是一句真理,他的背后有一个大的哲学原理在支撑,就是实践理性优先于思辨理性,笼罩于思辨理性。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假如你真的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是应该更在乎孩子一时的数学成绩,还是要更在乎孩子一辈子的福气,是要好好斟酌的了。
不过,我们总是希望每一个孩子,既有良好的人格,又有聪明的头脑,这样品学兼优才是比较圆满的。是的,当然,但是要提示的一点是,聪明的头脑,不是靠学数学学出来的,就如同高速公路不是靠跑汽车跑出来的,是要先建好了高速路,然后汽车自然跑得快,是先打好了地基,然后房子自然建得高,一个孩子也是如此,是先建构好脑神经系统,然后大脑自然就聪明,数学自然就好。其实,也就是我们在课程开始讨论的,“本立而道生”“崇本以息末”。关于如何把握本末的关系,达成圆满的人生,是我们这十堂课要反复宣说的,希望通过一次次提醒,引起大家的重视。
那么,具体说来,该如何建构四通八达而又稳固的脑神经系统呢?在发展历程中,如何更合理有效的安排数理的学习呢?请大家阅读王财贵教授的《读经教育的全程规划》和《数理读经的构想》,另外,在《王财贵65文集》中的其他各处,也有精彩的讨论。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本课推出之后,有朋友问,在哪里可以购买65文集,我在千聊直播的简介里增加了说明,大家可以扫码咨询。还有朋友问本课有没有文字稿,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哲萱的小楼”,我会陆续将文字稿发布。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感谢你的关注,我是方哲萱,期待明天再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