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业,有关中秋节或者教师节。
小时候过中秋节,印象中总是乌漆抹黑的,空旷的院子里抬头看到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天上,感觉好远好远,整个村里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打破寂静的夜。小孩们怀揣着兴奋的心情,期盼到夜幕降临,这个时候全家老小最放松,围在一起,有时会坐在院子里开始分月饼,小时候的月饼都是五仁的,没有现在那么多种口味。所以五仁月饼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都是甜蜜的存在,也很难理解为什么它现在被黑的这么惨。每个人只能分到一块月饼,所以永远觉得月饼是那么好吃。妹妹不喜欢吃,有时候会让给我,那时候觉得自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居然可以吃两块月饼,超满足。
今年的八月十五计划买一块月饼,也算过节了,但是那天临时被邀约出去玩儿了,正日子也没吃月饼,好像也没什么遗憾,都是平时唾手可得的食物。小时候还有一种月饼和现在的饼一样,甚至比饼还大,是要切开分着吃的。后来发现其实就是饼,北方叫锅盔,只不过是有馅料的。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好神奇啊,居然有这么大的月饼,这个月饼是没有酥皮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月饼多到吃不完,也很难吃到小时候的味道,大部分的月饼就那样静静的躺着等着发霉。即使现在买到五仁的月饼,也很难有小时候的那种欣喜和幸福感,更多的只是应应景。
八月十五也是葵花籽成熟的时候。有时候妈妈会在院子里种几窝,沉甸甸的脑袋差一点压折它的杆子。等到八月十五的时候很有仪式感的把它的脑袋砍下来作为我们的零食,有点像茶话会的感觉,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嗑瓜子儿。新鲜的瓜子嫩嫩的水分很足,吃起来比干瓜子要好吃很多,壳也是湿漉漉的,很好剥,瓜子皮里面还有一层膜,滑滑的。
小时候的八月十五选择的东西特别少,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可以去胡吃海塞一顿或者买很多材料在家自己做。但是那时候幸福感很足,弥补了当时的物质匮乏。一边啃月饼,一边抬头望着那遥远的月亮,不知道小脑袋瓜里在想些什么,旁边有亲人和小伙伴们的嬉闹声,还是觉得世界好安静呀。黑暗吞噬掉每家每户,大家在自家的院子里过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