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弟子规》有感(第二次修改)

读《弟子规》有感(第二次修改)

作者: 一处落英 | 来源:发表于2017-10-01 14:08 被阅读0次

      感恩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感悟《弟子规》——使我在迷茫中找到人生的正轨!

        我与《弟子规》虽没有像白娘子与许仙那般一见钟情,但却同样和他们一样,有一个相遇、相知 、相恋的不断升温的美妙过程。当我第一次看到《弟子规》的时候,觉得他不是温文尔雅,而是高冷严肃,给人一种望而生畏之感。但经过与他几番接触之后,才深刻体会到他的魅力价值所在。下面我就要郑重其事地介绍他:姓名《弟子规》 出生于清朝 生母李毓秀 原名《训蒙文》后经继母贾存仁改名为《弟子规》,现代兄弟《中小学生行为准则》。《弟子规》是少年儿童诵读的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智慧的优秀结晶,是教育子弟养成淳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尽管如此《弟子规》最吸引我的是他短小却精悍,浓缩的都是精华!他短小是因为全书仅一千零八十六个字,章节极少共才有八章,精悍是内容结构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排列,工整对占,给人视觉的美感。他的精华是他里面每一句谨言都有一个故事的精彩诠释例如“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孔融让梨》“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真理”——《纸上谈兵》“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曾子杀猪》。而这些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并能使我们受益终身的。我越看《弟子规》越爱不释手,如此好的书,只恨自己才疏学浅,相遇太晚!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年代,为了生活,许多父母都远离家乡,远离农村,远离孩子,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打工拼搏。因此农村便有了许多的留守儿童。他们因为自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久而久之便养成了许多的坏毛病,有的出口成脏、有的脾气暴躁、有的好吃懒做。然而这些孩子正需要一本《弟子规》,来修养身心端正品行。《弟子规》会替他们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教育他们如何为人处事。有人说,书,便是你的朋友。一本坏书迷了人心。一本好书,教会你如何做人。而《弟子规》就是一本好书。我也是一个留守儿童,从小就没有父爱母爱,但是我并没有受身边环境的影响而误入歧途。我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和教育,但是父母离开我的时候给我买了很多有用的书籍,而正是那些书籍给了我最良好的教育,最温暖的陪伴,最美好的回忆!父母或许给不了孩子最好的陪伴和教育,但是可以给他们一本好书,或许一本好书就是对他们最好的陪伴和教育。

        读《弟子规》,品人性美德,做美德之人!

相关文章

  • 读《弟子规》有感(第二次修改)

    感恩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感悟《弟子规》——使我在迷茫中...

  • 读《弟子规》有感

    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 读《弟子规》有感

    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告诉我们,弟子规这本书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的修身立世的规范,...

  • 读《弟子规》有感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

  • 读《弟子规》有感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

  •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被称为我国的国学,是我国清代非常流行的一种启蒙课本,用三字一句的方式进行伦理道德的教育,其中有几句是这样...

  •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编订儿童的训蒙教材,面对对象是儿童首先要做到精简。其儿童所处范围,父母最近,接着是邻居人,其次...

  • 读弟子规有感

    读了先生的作品让我感受很深,自己接触传统文化太晚了,对 相见恨晚。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人生态度,引导我要坚...

  • 读《弟子规》有感

    以前对这本书知之甚少,只是听老师同学说过。看到这本书的题目,不免有种这本书是说教的感觉。我对于说教这件事情有着天然...

  • 读《弟子规有感》

    学习力行《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 弟子规总序开篇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弟子规》有感(第二次修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yo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