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群里,一位妈妈惊呼:老师给我发微信了!
截图上是这么说的:
XX妈妈:XX现在的纪律问题比较严重。昨天下午的外教课给老师气坏了;课上随便下座位玩窗帘,课间厕所里大声喧哗,楼道里追跑,没有规则意识,问题很严重,请您在家一定要协助教育一下。
老师发的微信经常成为家长的追命索,因为不知道怎么回。
不认同老师的理念,不喜欢学校的规则,不承认自己孩子有这么差。
心里又恨铁不成钢,这熊孩子怎么又给我找事!
无论我怎么“协助教育”,孩子都不听啊。在家里答应得好好的,可是去了学校屡犯不误。
就算能让孩子认可“你说的对”,也许能让孩子答应“我再不了”,但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做到,家长只要不陪读,就控制不了。
(陪读也控制不了,在家里“怎么说都不听”的孩子还少吗?)
学校根本不是家长的地盘,再强力的管教手段,自己到不了的地方也用不上。
说到底:孩子在学校什么样,您该教育教育。这是老师您的责任范围,压根就不关母们家长的事儿!
可也不能这么回呀~~
如果孩子“不改”,老师就有可能再来“找麻烦”。怨气难免理所当然地传到孩子身上,“都是因为你”。
其实是我们搞错关系了。
让我们来捋一捋,别搞三角恋,一对一地来。
要孩子改变,并不是解决“老师找麻烦”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案。
老师发微信,于父母是一个大麻烦。父母觉得麻烦,这个个人感受,孩子无须承担。
这是“我”的事,自然“我”要来承担。
我怎么承担?
所谓承担,其实就是解决问题。谁遇到问题和困难,我就帮谁解决。
老师发了短信,是谁遇到问题?
老师呗。
是老师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了。不仅仅是孩子的行为有问题,有毛病。
老师面对几十头熊孩子,会有太多“搞不定”的时候,会有无助沮丧感。这时候,老师需要倾诉。找谁呢?
家长呗。
从上面信息来看,外教一定向班主任诉说了某个孩子如何让自己生气;
课上本来想要保证几十个孩子个个听讲,已经几乎不可能,这孩子居然还离开座位;
下课的时候追跑,值周生就可能给我们班扣分;
厕所里喧哗,影响了教学楼安静的气氛,一看是我们班的孩子搞的……
现在学校的规定真的太琐碎,老师又不能不遵守。因为孩子太多了,一点点骚动都有可能威胁到全校孩子的安全。
老师的工作量太大,真的无心力对每一个孩子都保持心境平和。
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宝贝,一个比一个有主意。接纳?耐心?连惩罚都不怕!小嘴叭叭的,不知道谁怕谁呢。
耐心很快用尽,孩子依旧不改。
老师在沮丧和无助中,自然会认定:我的困难都是你孩子不遵守纪律造成的,你赶紧让孩子改了,我就没这么多苦恼了。
所以在微信里,她直接给了家长一个解决方案,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微信的行为更多是在倾诉。
父母呢,看到老师的方案也往往会误解为:老师是理智冷静地给我发了个微信!我家孩子真的必须现在马上立刻改好。
其实,老师才是现在马上立刻需要被照顾的那个人。
怎么照顾老师呢?
看见她的感受,听到她的需求,肯定她的工作,认可她的难处。
群里另一位妈妈,她的婆婆就是小学老师。多年一起生活,让她练就一身与老师沟通的本领。
看到此事,这位妈妈立刻奉献了一段回复老师微信的“范文”。
好东西不可独享,原样为大家奉上——
谢谢老师及时的反馈。(先回应老师发微信的做法)
这个问题真的很严重,向打扰到的小朋友和老师道歉。(认可老师反映的问题,代孩子道歉,对造成的影响负责。)
我和XX爸爸一定会及时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表示接受和肯定老师给出的方案)
也会配合老师的方法对孩子说明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肯定老师的方法,认同老师的重点)
这几天我们会和老师一起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希望这样的行为再不出现。(表达积极行动的态度,对未来抱有期许。)
如果你是老师,看到这段话感觉如何?
想必一定像朋友的老师一样,立刻心平气和,发了一个握手emoji,两下里皆大欢喜。
老师反应情况,抱怨孩子问题,要求家长教导……其实是家长无法承诺结果的一件事。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而老师貌似等不了。所以家长容易着急上火,对老师有怨言,更容易将怨气转嫁给孩子。
但只要把老师也看成有七情六欲的人,我们就不会认为她们“无法沟通”。
但凡事儿上的难题,只要回到人上,都能解决。
老师反映问题,有可能是有情绪,更有可能是她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父母不必入戏太深,只需配合老师这部分工作,完成一个良好友善的沟通往来,就够了。
如果能更深入地与老师沟通,多听听老师的倾诉,会在彼此间建立起信任,产生感情。
一个被家长足够理解的老师,不会认定这个孩子的家长“不配合”管教甚至故意藐视纪律,敌对学校。
当然,孩子可能一时就是改不了。但老师面对孩子会更有耐心,更加宽容。因为每次都会忆起:他有一对特别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父母,曾经与她那样温暖舒服的沟通过。
这比送礼管用多了!!!
老师对于孩子,是仅次于家长的重要角色,是养育孩子成长路上的接力队员。我们自己队友之间如果关系和谐,相信没有什么比赛拿不到金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