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得到上又买了一门课,是张潇雨的《个人投资课》。之前有试听过,可能觉得很多我都知道,所以没有买课。昨天看了一下评论还挺不错的,就买来系统的学习一下,结果发现物超所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4199462/447aa4b3a879d4e1.png)
课程还没有上完,总的感受就是避开一些难的,不懂的,才能长期获得不错的回报。
摘录几点感受深刻的:
一是五点原则:多元分散、被动为主、降低成本、保持恒心、不懂不做。这就是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可以恪守的最核心的准则。这五点中,多元分散和降低成本我做得还不够,后续学完课程再调整。
二是止盈后的盈利再定投方法,第一种是,对你原来卖出的那个指数进行加倍的定投;第二种选择,你可以去寻找一些新的指数投资。这部分弥补的我的一些认知空白,之前不会止盈后怎么办,所以一直没有动,然后赚到的钱又亏回去了。
三是资产配置的意义: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忍受不了波动。股票长期收益是最高的,但是中间的波动也很大,市场或者个股随便跌个30%、40%是很正常的。这个时候很多投资者就会非常难受,很可能会因为焦虑或恐惧急忙卖出,把一时的波动变成了永久的损失。这也是我不能忍受的,所以改成了基金定投。
四是建立“四种仓位”:安全仓、核心仓、卫星仓、彩票仓。就是把钱分为四个部分,一部分是应急保障用的在安全仓,比如三个月左右的生活费;一部分是安全资产在核心仓,包括可能两三年就要用的钱;一部分可以用于长期投资的钱在卫星仓,可用于投资股票等风险资产;一小部分在彩票仓,可以用于一些高风险投资,即使全部亏损也不影响什么,但有机会博取高额收益。这位老师讲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尽管大家都想要高收益,可是在这个过程中要付出的心力成本是需要考虑的,就是在收益的同时不能是整天提心吊胆的,寝食难安的,那样即使有收益,人也会搞垮的。所以需要在收益和波动中寻求一个平衡,最好是不怎么操心的就获取一定的收益。
五是避免股灾的策略:只要道琼斯指数收盘价高出200日移动平均线至少1个百分点,就以当天的收盘价买入指数;只要道琼斯指数的收盘价低于200日移动平均线至少1个百分点,就以当天的收盘价卖出指数,买入短期国债。这个倒是可以借鉴一下,稍微也要调整一下基金,有可能在不用牺牲太多长期收益的情况下,降低波动,换得长期稳健的收益增长。尤其是在市场出现极端情况,股债双杀的时候,趋势投资可以带你逃过风暴,稳如泰山。
六是再平衡策略。在初始配置比例的基础上,按一定时间或者一定的偏离幅度来调整各类投资的比重,回到初始的比重上。这点我之前做得不好,后面可以按照半年的时间对于偏离度大的做相应的调整。
明天还有一小部分就全部学习完成了,感觉还可以反复听一下复习,然后调整一下配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