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觉知」

浅谈「觉知」

作者: G小姐的自由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08:47 被阅读0次

    ​觉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

    它第一次引起我注意是在四年前开始练习瑜伽时。课上老师不断强调觉知觉知觉知,并且后来发现这个词贯穿了所有瑜伽习练。于是,便逐渐对「觉知」一词有了觉知。

    直到现在,对它的感受也越来越深。我发现,觉知是走向内在、发现真理乃至开悟的必经路途。

    【一】几个层面的觉知

    /1. 呼吸的觉知

    呼吸——这个最天然而又被我们忽略得严重的活动!

    重新找回对呼吸的觉知会对生活产生意想不到的改变。之前在《呼吸呼吸呼吸!》一文中也详细分享呼吸的重要性,里面举例说到了呼吸与瑜伽、运动、冥想、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

    对呼吸的觉知,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最直观的观察和感受,从而慢慢地把我们关注点引到当下、引向内在。在外在层面可以让我们变得健康,内在层面可以让我们变得宁静,投入当下的怀抱。

    另外,呼吸还似乎跟某些灵性的东西有关,曾经看到这么一种说法:

    有些非常富有诗意的说法是这么形容的:如果你的呼吸变成每分钟11次,你会听懂身边所有鸟兽的语言。如果你的呼吸变成每分钟9次,你会听懂地球正在说的语言。如果你的呼吸变成每分钟7次,你会知道存在中所有值得知道的一切。

    当然,我并不知道这背后的真假,但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呼吸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和头脑变得极其稳定,没有心理噪音干扰,于是得以纯粹地感知一切。

    总之,呼吸有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要感受这股力量,方法就是要有觉知地去呼吸,并且尽可能地深长缓慢有质量,让身体每个细胞都感受到氧气的滋养,焕发出新的活力。

    /2. 身体的觉知

    这个就是练习瑜伽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吧——其实也不止瑜伽体式,很多运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对身体的觉知。

    在日常,我们用到的肌肉其实很少很少,尤其是现代社会大部分人都是整天坐着,不再像原始人那样整天奔波。很多肌肉都因为久坐不动而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我们的注意力总是习惯向外,很少留意自己的身体——除非生病或是某个部位出现疼痛。所以,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觉知其实十分有限,说到这里,我又要展现一幅图了:

    image

    这是脑科学界著名的「感官侏儒图」。上图左边是感觉小人,右边是运动小人,大脑对其越敏感相关部位越大。这个模型是来自脑神经科学的一个里程碑事件:1957年W.Penfield根据实验得出用来模拟运动与感觉在大脑皮质对应神经系统模型。

    看,这就是我们的大脑对我们身体的「感知」!

    初看这幅图好像很奇葩不可思议。但细想一下, 图中相对较强壮的手掌、嘴巴,不正是我们用得最多的部分吗?而其他部位呢?不用说深层的腰肌、盆底肌、横膈膜,就连表层的背阔肌、臀肌,要是没有怎么科学去运动过的人,也是感受不出来的。但这些都是对身体运动产生重要贡献的肌肉。很多人,只是无意识地被它们摆控着,毫无觉知。所以,在身体层面,我们也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

    唤起对身体的觉知,会让我们感叹于这台机器的精妙,惊讶于它的潜能。通过深层肌肉和筋膜的觉知,让生活更有质量自不必说,慢慢地甚至可以提升到对血液和能量的觉知、对内在的觉知。

    艾扬格上师曾经说过,人的身体就是神所居住的庙宇,我们要像对待神庙一样去对待我们的身体。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必定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与发现。

    /3. 情绪和思维模式的觉知

    曾经写过两篇关于情绪的文章:

    这或许是对付情绪根本方法

    关于情绪

    大概是因为自己平时也比较容易陷入情绪的泥潭当中,所以对它的思考比较深刻。上面两篇文章关于如何摆脱情绪困扰,最后得出的结论其实都是:成为自己的观察者,接纳包容。

    而所谓的成为观察者,就是这里说的觉知。

    不止情绪,类似的还有大脑无意识地在运行的思维惯性模式。****它们就像被事先写入大脑中的代码,只要满足了一定的外界条件,这些代码就会马上被执行,于是便产生各种外在的反应:****产生情绪、无意识的论断和贴标签。我自己经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我们以为自己很自由,能随心所欲地做出反应和行动,但其实这所谓的自由只是像那只阿尔法狗那样的自由——只是在无意识地运行写入的代码。这些代码的产生,有基因的作用,也有后天社会和教育环境、经历、所接收的信息等因素。

    这就类似于「业力」。如果稍微接触过佛教或者灵修,应该对这个词不陌生。下面分享两段《内在工程》中对业力的描述:

    业力就像是你无意识为自己写下的旧软件。你采取了哪种行动,就相应写下了哪种软件。一旦写下某种软件,你的整个系统都会依据它来运作。基于过去所接收到的信息,你会形成某种记忆模式。这种记忆模式会不断循环再现,这样生命就只会不断循环着。

    你所谓认为的「你的个性」,也就是你的特征和倾向的集合,也都来自于你无意中收集的各种信息。

    我们的人生就这样无意识地被操纵着。那既然如此,这些代码无法被改写吗?

    可以。答案就是觉知——让意识之光照进无意识的黑暗里。每当外界产生了某些激发因素时,先不要急着凭直觉去反应,而是停下来,观察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与想法,观察那种强迫性的冲动。当退一步成为观察者的那一瞬间,便是意识之光照进黑暗的时候,便是脱离了代码影响的时候。随着观察时间越来越长,那种反应模式逐渐便得到淡化,代码也就逐渐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高质量的基于存在本身的意识。

    这是对付情绪的秘密,也是对待习惯性思维的根本方法。

    /4. 周围环境的觉知

    除了身体和呼吸,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觉知也是十分有限的,因为我们总是被一些过去或是未来的事情占据了头脑,总是流于生活的琐事上,一有时间就低着头看手机,无暇去细心留意周围的一切:此时此刻的阳光、微风、周围人们的面庞、晚上高楼大厦的灯光、食物的色味道与进入口中的感觉、路边的花草、小孩的笑声…… 更加不用说深入到对色彩、声音、气味等的觉察了。我们总是处于一种「悬浮」于当下的状态。

    然而,我们也并非不注重感官的享受:追求口味独特的食物、去听演唱会、去逛博物馆美术展、去不同地方旅游……但即使如此,很多人往往也只是吃了、听了、看了、玩了,然后就没有了。

    其实并不是外界环境没有提供足够的刺激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感官的敏感度太太低了,以至于需要一些非同寻常的刺激才会让我们稍微有所启动,但是也很难感受出个所以然来。蒋勋说过:

    柏林爱乐交响乐团的音乐是一种美。可是如果我们连风吹过树梢后树叶震动的声音都听不到,我们就不见得能听得懂柏林爱乐的音乐。

    要是对身边的色彩和声音毫无觉知,那么看再著名的展、听再贵的音乐会也不会有什么实质的改善。更何况,那些名画、音乐,最初不也是来源于生活和大自然吗?

    所以开发自己的感官,提升自己的感受力十分重要 ,这不需要我们花钱去专门的地方提升,每天生活的地方就可以。当然,学习绘画、摄影、乐器也是很好的方法(当你尝试用色彩去绘画时便会马上觉察到自己感官的麻木了)。

    只有提升感受力,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美。

    【二】总 结

    通过上面几个例子,可以总结出,觉知的核心其实就是旁观者的引入——旁观自己的呼吸、身体、情绪和思维模式、周围的声与色。而还有另外两个很重要的规则:

    > 全神贯注

    > 不带评判,不要压制

    只是一心一意地观察,当干扰出现时,也不要去压制,而是把干扰也加入到被旁观的对象中。

    只有这种最纯粹的观察,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澄澈明净的觉知;才会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变得「有意识」起来,而不再是被业力代码无意识地操控着,才会感受到自己所执着的东西往往如肥皂泡般虚幻;才有可能升起真正的人性,发自内心地去爱,而不是被世俗制定的道德所束缚着但内心依然疯狂;才有可能与万物联结,真正认识事物和生命的本质,发现真正的美。而对生活不同层面的觉知,最终都会导向同一个入口:存在。

    觉知,是通向真理与无限的路。


    附:个人其他相关的文章

    呼吸呼吸呼吸!

    感受美——开发你的感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觉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df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