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炽平在高盛期间参与了广东粤海集团重组案,中间涉及100多家债权银行、400多家公司,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亲自跑了20多家公司,做完这个项目,再做任何项目都觉得容易了。
像我就需要多去了解其他的烘焙店,越了解越能知道自己欠缺的在哪,然后一点一点调整。想要感觉容易,得多付出,多积累,没有令自己满意的收获时,都是因为自己积累不够
2.为什么选择高盛
刘炽平的名片上有QQ号,刘炽平提出的两点建议都是站在腾讯的角度去提出的,是基于现状提出的,让腾讯之后能有更好的发展
很真诚务实,符合马化腾的价值观
作为卖家要想的不仅是自己的利益,而是要想想自己能为买家提供什么价值,能帮买家解决什么问题
当卖家真诚地想为买家解决问题时,买家能感受得到,成交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卖家只是想着自己的利益,买家也能感觉到,买家当然也会捍卫好自己的利益
忘记自己的利益,不以成交为目的的成交,是最高级别的成交。(不记得在哪看到过的,感觉挺好)
3.张志东、马化腾对待sp业务的态度,“宁可减少甚至没有,也不能冒道德和法律上的风险”
这应该算是企业文化吧,创始人想要创办什么样的企业,想要做什么样的产品,业务,底线在哪里,是追求利益为主还是长期为主,这都关系到企业的发展
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决策者他们的态度决定了企业的发展
以前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些企业更换管理层会股票会有动荡,也不明白投资人为什么要了解企业的管理者,而不仅是看公司的盈利状况
现在看来,企业的长远发展还是要看企业决策者的态度和观念
4.不盲目创新,最聪明的方法肯定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
像黎叔说的那样,现在还能看到的产品,是经过市场检验的,被挑选出来而留下的,都值得研究
不盲目的认为自己特别厉害,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同行,竞争者,别人做的好的可以模仿超越,有不足的,尽量避免
5.腾讯挖到刘炽平、张小龙、熊明华
能够帮助腾讯发展的人才,腾讯都努力争取,马化腾为了留住张小龙,在广州成立研发中心。张志东为了争取熊明华,节假日发送的短信
这里都能感觉到他们对待人才的真诚,大家都说不做合伙生意,但腾讯内部没有找到创始人不和的信息,这应该是他们找到了一群价值观相同的经营者
51因为创始人不和,分崩离析,似乎腾讯并没有这样的问题,这是人和,凝聚了那么多优秀的人员,也是腾讯的护城河
6.腾讯和msn,51的竞争
对msn腾讯算是小体量的后来者,但它却胜出了,这里给我的启发是,大公司也有它的问题,业务太多,就会有些地方顾不上,大而广,不如小而精,要专注,把一件小事先做好(尤其是刚开始创业,从小处着手
51靠模仿QQ空间,专攻网吧,对腾讯造成威胁,这说明后入的小公司也不是毫无机会,可以靠模仿做的好的大公司,专攻一个小的部分,把这一小部分做好,做到极致,也是有机会的
另外掌握对方的实时动向,及时更新,这方面我一直很欠缺,有一个新的想法了,觉得不错了,总会拖很久才去做,但其实顾客不会等我,别的蛋糕店也不会,以后要想到什么立刻去做,有没有效及时去试
腾讯对msn,51让我感觉企业能存续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长期存活下去,熬也会熬死对手,就像我朋友跟我说,“我现在做的已经没多少年轻人做了,等那些年长的做不了了,我就出头了。”
7.腾讯面临的危机和险境
虽然每次看着都胆战心惊,但看完后觉得腾讯应该要感谢这些九死一生的时刻
它就是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度难关发展壮大的,这跟自我成长相同,靠自己去摸索总会有个懈怠期,尤其是自己感觉已经不错的时候,就很容易忽视自省,自我提升
出现强劲对手,外来威胁的时候,就会被迫使着改变,变得更适合市场,能解决更多的问题,有更强的竞争力
与其说是和对手的竞争,不如说是自己和自己的较量,今天比昨天更好
不畏惧危机和险境,在危机和险境中变得更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