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结义誓言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内的忠诚,二是对外的冷漠。
在火枪手第一部第十一章里,达达尼昂出卖了向他求救的房东波那雪先生,波尔多斯对此不以为然,但是阿多斯和阿拉米斯都赞同达达尼昂的做法,在波尔多斯还在嘟囔的时候,达达尼昂提出了这句著名的口号,于是四位朋友举手发誓。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的“人人”指的就是他们四个人,波那雪先生这样的人显然不包括在内。这句口号是生死不渝的誓言,有事一起做,有钱一起花,一起打仗流血,血都流在一起。另一方面,这句口号提出之前发生的事,也暗示了他们四个人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对他们四个人以外的人会不择手段,甚至寡廉鲜耻。
《道德经》说,失仁而后义。义先天带有排外性,刘关张的桃园之义越牢固,就越对其他人形成排斥。火枪手的故事,是义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几乎不存在仁。他们牺牲掉波那雪先生时,并不会觉得自己不义。
桃园三结义立下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宏大志向。火枪手们这些贵族呢,忠君思想虽然有之,但是对波那雪先生这样的平民,一向是藐视甚至鄙视的,贵族不仁,以平民为刍狗,这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贯穿全书。阿多斯作为贵族的代表,多次表达对贵族道德和君主政体的热爱和留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的褒贬。这恐怕不是大仲马的政治观点。小说的主人公和正面人物,当然不必和作者拥有同样的道德立场,更不必满足读者的道德愿望(在传奇故事中寻找“正确三观”的读者都是昏了头),所以我们看达达尼昂花言巧语骗人时,不会鄙视他,只会欣赏他的机灵脑瓜。
作者从来不讳言达达尼昂是一个自私和道德感不强的人,他刚结交三位火枪手,就思考怎样利用他们实现自己的野心,但当他真的得到了红衣主教的垂青,他又因害怕被阿多斯鄙视而拒绝了机会,后来他再一次从红衣主教那里得到恩惠,他梦寐以求的平步青云的机会,他却拿着空白委任状先后找了三位朋友,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誓言的实践:
野心比道德更重要,但是义气比野心更重要。在续集中他们有了不同的立场,也有了相互冲突的野心,但他们之间的感情永远都经得住考验,这正是后两部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