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还是在初一时,那时我对他总是抱着一种敬仰的心态,这使得我也总是不敢主动与他交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总是站在校园中央的他了。某一天在我与朋友结伴而行去吃下午饭时,看到一位身形微胖又不失精神的男子在路中央站着。他见到在校园中奔跑的同学就即刻上前阻止,并击掌为盟,这“仪式”逢人必做。当我慢慢走进,一群熊孩子跑了过来,他故作严肃地挡住路,说道:“嗯?校园内我们不奔跑,要遵守我们的约定?”一两个小朋友说说笑笑,三五个小朋友故意搞怪,学着军人的样子慢步走着。哎呦,他们刚走到他身后又开始跑了起来,只见他缓缓一笑并不再去说什么。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总是能在校园某一角落看到他的身影。不论是早是晚,或是晴是雨,他总是等待着我们,似乎是要守护什么似的。而我,也不禁联想到了四个字“契约精神”。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给我们上课。铃声响起,一句极有震慑力的话语在我们耳边响起:“知道为何我不想让你们叫我老师吗?”有人说是因为老师希望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没有嫌隙;也有人说是因为老师的学生就这么叫他,或许是习惯了的缘故也说不定。一分钟过后,他双手向下一滑,摇了摇头,同时抬眼望着天花板,说道:“并非如此,老师这个词语非常神圣,我现在还不配被叫老师。”他扫过每一个同学的眼睛,神色异常坚定,似乎眼里有着一双银铃一般,使人觉得干脆又不失神采。我向后转,只见在坐老师都点了点头,默默不语。
而就在初一升初二的暑假期间,一个消息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他要来当我们的班主任,总觉得就像鱼儿不需要水了似的,让我觉得荒谬。但这是事实。记得他曾说过,他升职之不易。当初,他也只不过是路上发传单的一位无名小卒罢了,就在与往常一样的一天,他受到了一公司老板的邀请去做了秘书。悲哀的是,他在这一方面一窍不通,怎么办,去学啊。当晚回到家,他就买了所有关于秘书的书籍,并全部看完,自此之后,他在这方面的造诣堪称是“无人能比”。几天后,他摸清了老板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把爱看报的老板关心的体育类内容放在最上方。提前十分钟把开水放在老板桌上,把老板喝的药也分类放在瓶盖上,当老板七点到办公室时,一切都恰到好处。除此之外,他在老板办公室内是从不用拖布的,他从来都是用抹布趴在地上全部擦一遍的。从无一次例外,这,是他做事的品质。一天,他问老板为何选择自己做老板的秘书时,老板只说了一句话“跟了你几条街,而我我看中的,是你那逢人必发传单的品质。”
正在不久前,吃饭时我就在他旁边坐着。他一言不发,我也就那么看着他吃。过了许久,他突然端起盘子,半晌我才明白,他原来是要把米粒剥干净,可是无奈,似乎菜不够了。过不久,他放下筷子,站起身来,端着盘子离开了,我本以为他走了但却不料,他又回来了,盘里仅是多了些饭食。只见他板凳还没坐热,又推开板凳,不知去向。我心里想到“咦~说好的要吃的一粒米不剩呢,难道……按理说不会呀…”他缓缓走来,手上不知拿了什么,我不解地望着他,他边走边说:“我去拿勺子了,端着盘子吃太不文雅了。”话罢我才发现,原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啊。
渐渐地,我发现,我对他不再是敬仰,更多的是敬重。
Who is he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