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稻盛和夫完全颠覆了我对工作的认知。我以前总是会忍不住抱怨,为什么我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为什么我不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为什么我要每天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为什么别人能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真羡慕那些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的人,他们可以侃侃讨论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更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工作。这种巨大的驱动力驱使着前进,那是多么巨大的幸福呀!
你看马云人家根本不在乎钱,人家关注的人类生活的更加便利和更美好的没来。马斯克更是为了人类实现去火星移民而奋斗不息。这个世界有他们那样的人存在,确实是高山仰止,给予很多人前进的动力,但也会让有些人黯然神伤。太阳太过光亮,自然可以给人与光明,但也会灼伤人。
有些人为理想而活,有些人为现实而活,你说不在乎钱,可惜我必须要维持生计。理想可以人幸福,但我工作最幸福的时刻是下班和发工资时。其他时间都是长久的忍耐和煎熬。
还好遇到了稻盛和夫,读了他的《干法》和《活法》,把我的抱怨和不开心都通通消除了。
稻盛和夫说,工作可以是为了磨练灵魂,提升心志。这是非常好的一种锻炼,把工作当做试炼场,不断地完善自己,丰富厚重人格。
稻盛和夫自己就是在工作中实践人生哲学,不断向前迈进,从来没有偏离过正常的轨道,然后一步步走向巅峰。
把工作当做试炼场其实是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获得薪水收入,又可以获得成长,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稻盛和夫说,“天职”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亲自制造出来的。
这就可以回答人为什么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人自己要为工作赋予意义,工作的意义不是凭空得来的。热爱的工作很多时候往往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日久生情。
稻盛和夫开始工作时,也没有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喜欢这份工作。后来这份工作他干了50年,越来越喜欢上工作。
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那是因为我付出了努力,我让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
只要改变“心态”,每个人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刚开始时他也是被分配了不喜欢的工作,做着并不是高薪工资的领域。而且当时公司条件落后,连像样的设备都没有,也没有师傅指导。
要怎么才能热爱工作?他不管不顾,说服自己埋头到工作中去。
稻盛和夫说,因为几乎不具备与新型陶瓷相关的基础知识,所以一开始我先去大学图书馆寻找有关的文献资料。那时还没有复印机,我翻阅了过往的行业期刊和学术纪要,发现重要的内容就立即抄写在笔记本上。
同时,虽然囊中羞涩,但我还是坚持购买研究所需的书籍。我还向美国陶瓷协会索要论文,那时总是辞典不离手,边看边译。总之,一切都是从获取最基础的知识着手的。
然后,我依据从这类资料中获得的信息开始做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再去寻求新的理论解释,然后再做实验—不断反复这种细致而踏实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从何时起,我深深地为新型陶瓷的魅力所吸引,而且渐渐明白,新型陶瓷中或许隐藏着一个不可思议的、美好的前景。
他说开始时,有一半是强迫自己,但不久就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而且喜欢上了这项研究。再后来,就大大超越了喜欢不喜欢这样的层次,感觉到了这项工作所包含的重大意义。
就像《心流》有句话说:一开始是为了某种意义去做一件事,进入心流状态之后,做这件事本身就成为了意义。
只要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把工作当做试炼场,转变认知,渐渐的就会进去心流的状态。幸福感就油然而生,而且发现工作的意义就在眼前,所有那些抱怨和不开心通通随风而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