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栖深圳,对四季的概念怕是只剩下11个月的夏天加不到一个月的秋天。多数的人可能更喜欢春花秋实的两季,而我大抵更亲睐气候分明的四季,春意盎然,夏花灿盛,秋歌硕果,冬雪无垠,四季迥背相得益彰。
四季里,春夏秋在我的印象里,都是匆匆碌碌,只有在冬季,时光仿佛慢了起来,走过那么多城的冬天,我独对故乡的冬天有着更深的眷恋。
《故乡的冬天 》老彭原创洞庭延绵八百余里,周遭支流缠绕,而益阳经流湖南四水之一的资江,素鱼米水乡之美称,古称“溢水”,因城市街角尽在在江北之向,山南水北故名益阳。既是水乡,气候自然相对寒凉些,冬季里不出太阳的时候,空气里更是浮着一层冷冷的清气,哪怕日头出来,天空仍是朦胧不透。
秋霜过后半月间便是立冬时节,自十一月起,冬天不期而至,多数的日子,故乡总是阴雨连绵中夹杂着瑟瑟寒风。有时候连续一两周都是这种天气,教人舒展不开。
《故乡的冬天 》老彭原创更早在物质匮乏的时候,冬季总是让主妇发愁,这个时节的青菜最为稀少,无论城里又或乡下,每家每户总是少不了做各种坛子菜,例如卜豆角、卜辣椒、辣椒萝卜、猫鱼、插菜子、王菜子、盐菜子、剁辣椒、茄子皮、杂菜皮、芋头窝子、刀豆、洋姜、辣椒粉子……这些菜也必须用益阳土话一一道来才更显亲切,念叨间不由得口水一咽。正是因为祖辈的智慧,懂得在深秋时分将这些菜脱水晒干,再用万能的坛子装好然后交给时间去略施魔法就成了故乡里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生活味蕾。这些菜品以往只在秋冬出现,而现在物产丰盈则成了四季都有的小菜。
《故乡的冬天 》老彭原创无论多么的行家里手,在外地做的同一种菜都不及母亲在老家做的,也许这更多的在于当地的物产在当地才能酝酿出最佳的风味。这些干菜在儿时记忆更加深刻。小学时候,刚放学,还没开饭,桌上一碗脆爽咸鲜的洋姜就已经被我偷吃了一半了。上高中时,食堂的菜总是不够,母亲会用菜油炒上一盘辣椒萝卜,然后用玻璃瓶盖紧,菜油不会像猪油那般凝结,冷的时候味道更下饭,我想这是好多读过住学的同学都有过的经历,只不过这道菜不消三日便会风卷残云般分完。早上常吃馒头,拌上点猫鱼便不觉得馒头单调无味,一口气可以吃完两个二两的馒头,这得益于猫鱼的美味,猫鱼是腐乳的一种,古代民俗人们早上忌讳讲:“龙、虎、鬼、梦”四个字,腐乳的腐字谐音“虎”,虎平常要说成“大猫”。取连年有余之意,原意唤猫余,而益阳人把腐乳俗称:猫鱼。这种腐乳区别于其它地区的口味,关键要佐以辣椒拌食,下酒佐饭具佳。
《故乡的冬天 》老彭原创当下的吃货食客更爱冬天则是,天寒起火锅,益阳冬季食令火锅就海得去了,鱼头、三鲜、牛杂,黄焖鸡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即便是天寒地冻,君不见街头漫酒摊上人头攒动,杯光斛影中热情似火。这种感觉更是老家吃货同学们的心头爱。
南方的冬天冷过于北方,黄河以南,绝大多数省份没有供暖,这似乎是北方难以想象的冷。我深刻的记得在酒店学厨时,数九隆冬,在冰冷刺骨的自来水下大半个上午都在洗菜,冷到钻心,还好自己坚持下来了。长辈们常说,人总是在年轻的时候吃点苦多历练总是好的,我想这应该不无道理。
《故乡的冬天 》老彭原创冬日里过大年最热闹,小时候放花炮还是没有被禁止,花炮泛指烟花爆竹,在盛产烟花爆竹的湖南,品种不厌其多,儿时玩过的冲天炮,啄木鸟炮,摔炮,地老鼠,彩珠筒,满满都是男生最爱,而现在乡下还是可以放放,只不过随着生活的殷实,家家户户都开始放上大号的烟花,人们欣怀于现在的红火生活,故乡也是越来越好。
《故乡的冬天 》老彭原创所有冬的元素都不足以表达冬天的美好,冬天必须要有一夜醒来,满城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好一番瑞雪兆丰年的好景象。从灌木绿叶上取一片冰叶,美到惊绝,松树变成银针,屋檐沿槽齐齐垂下一排透亮的冰椎,小童们忙着堆雪人,打雪仗,全然不记得小手已被冻得通红,晚上一家人围在火箱旁,盖着小棉被聊着天,围炉夜话比手机的虚拟更为实在,当年的孩子长大后便少有机会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们这样围聚一起烤火了,长大了拥有了很多,其实也失去了很多。
《故乡的冬天 》老彭原创冬天是一年的收官,也是一个盼望,冬天来了,春天就不远了,希望在明天,前路由我创!故乡的冬天远远不止我所述的简单二三,每个故乡的冬天都有美好的时光与回忆,承载着我们成长的故事。冬天来临,候鸟南飞,而我,在更南的南方里北望。
每年每年老家都问我,何时归故里,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老彭阿辉书于深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