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说什么》36秋水之三

《庄子说什么》36秋水之三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3-03-24 00:55 被阅读0次

原文: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qū)舍,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jiǎn)。何少何多,是谓谢施;无一而行,与道参差。

严乎若国之有君,其无私德;繇(yōu)繇乎若祭之有社,其无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无穷,其无所畛(zhěn)域。兼怀万物,其孰承翼?是谓无方。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

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是所以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

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躅(zhí zhú)而屈伸,反要而语极。”

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十行采集:

1.“反衍”和“谢施”两个哲学术语,意思是事物是反复不断变化,且向相反方面转化,新陈代谢是宇宙间的规律,这是此文比较深刻的哲学思维。

2.王安石《如归亭顺风》说:“人生万事反衍多,道路后先能几何?”

3.世上的万物是一样的,怎么能去论它存在时间的长与短呢?物有死生或终始,它能终而又始,甚至其终即是其始,因此是不堪执着的。

4.文中用马急驰来比喻事物的生长、变化、发展,这世界没有动了而不变化的,没有一刻是不在移动的。所以,人们认知外物必将无所作为,只能等待它们的“自化”,即按自身天性生息变化。

5.懂得大道的人必定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必定明白应变,明白应变的人必定不会因为外物而损伤自己。他们明察安危,安于祸福,慎处离弃与追求,因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到他们。

6.懂得了道就能通晓事理,就能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按照道去做,也就是顺应自然,而不是人为,这样才能“莫之能害”。

《道德经》说“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于祸、福之门,而不知其循环相生之理者,其为时日必已久矣,只有返归大道的要冲方可谈论至极的道理。

7.庄子真诚地希冀我们谨守天真之本性,不要用造作来破坏物理,不要牺牲德行去谋求好名声,谨守天性不使失去,复归自性、本性。

8.河伯、北海若的问答要义:

第一番回答要见大。第二番不可忽小。第三番小大齐同。第四番何者当为,何者当不为。第五番则为与不为一齐放下,无方自化。第六番知道者超然物外,天人何所分别。第七番自然者是天,作为者是人,故不可以人灭天,不可以故灭命。

七番层层递进,结语为返归其真,渐引渐深。人类真应该返归大道,返璞归真,迷途而知返。

一行精华: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

触动,反思,改变:

《秋水》的主旨与《齐物论》一致,在齐物齐论之外,更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大循环,终就是始,死就是生,相反相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稍稍领悟这个道理,就能在实际生活中少一些暴躁和冲动的负面情绪,多一点云淡风轻。

相关文章

  • 《庄子•秋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只怪自己组织还不学习

  • 庄子秋水

    季羡林 人生

  • 庄子 秋水

    《庄子 秋水》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弦歌不辍,指的是这样一种精神和信念:文化传承与人文教育...

  • 庄子《秋水》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

  •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 《庄子》秋水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

  • 《庄子说什么》07齐物论之三

    原文: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

  • 水润读书笔札 l 庄子 外篇 秋水 (一)

    《庄子·秋水》篇,庄子外篇的第️十篇,是继《逍遥游》与《齐物论》》之后,又一篇表达庄子主要哲理的精彩篇章。 在秋水...

  • 逍遥游6-庄周与慧施-子非鱼

    说到庄子和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句话,肯定都听过。 出自《庄子》外篇《庄子•秋水》。原文: 庄子...

  • 《庄子 秋水》选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说什么》36秋水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ky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