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很抵触但又不得不做的事?
这里我对它的定义是“难而正确的事”。
也就是从长期视角看,这事是应该做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譬如你固有的思维习惯、限制性信念等导致你总是无法行动,心理很抵触这件事。
有三个思维模型很好的帮我解决了这一问题,和你分享一下。
模型一:意象训练
意象训练指的是为了让大脑进入状态,可以通过想象完全模拟具体场景的细节,通过在脑海中想象人、事、时、地、物,以及五感(视、听、嗅、味、触),还有生理、心理、行为的反应等,有意识地创造新的经验,通过想象、预演和情境来建立条件反射。
这里有个要点:需要专注的模拟所有的小细节,模拟越细致,效果也会越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绘声绘色。
比如我今天准备阅读《心力》这本书,我就可以在脑子里,想想我阅读这本书时候的画面,
1)我可以通过阅读《心力》一书,输出学习笔记;
2)我可以将学习笔记输出到我的个人博客;
3)参与书籍共读活动,完成打卡任务能获得对赌基金奖励;
4)因为认真阅读,所以可以把读书笔记写进复盘,丰富复盘内容;
5)只要能输出笔记到外界,就会受到别人的夸赞、鼓励,获得正反馈;
... ...诸如此类
当我想到这些画面感的时候,我就不会抵触读书这件事,反而很有冲劲!
事实上你看到的这篇文章,就是「意象训练」的结果。
在我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已经想象到了很多画面,譬如:
1)我可以把这篇文章更新到我的博客,收到读者的反馈、点赞;
2)把这份思考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给予他们启发和帮助;
3)同步分享到社群,进行价值输出;
4)这篇文章输出后作为我的素材库,后面有机会完善发表到公众号。
... ...
模型二:双系统理论
丹尼尔卡尼曼指出,人有两种思维系统:快系统和慢系统。快系统反映感受,速度快但不真实;慢系统权衡事实,速度慢但可靠。
我们的大脑总会欺骗自己,其中快系统的结论只是一个想法,不是一个事实,我们可以用事实来引导自己切换到慢系统。
还是以阅读《心力》一书为例,
我们很难做到每天都专注,比如你今天在阅读《心力》一书的时候,发掘自己脑海里有另一个声音,告知自己读不下去了,心里很烦躁,这就是一个想法。
这时候你就要告诉自己,你昨天完成了读书任务,并输出了笔记,很有收获,前天也完成了读书任务,这就是一个事实,用大量的事实去替代想法。
这样做,你心里的负面声音,杂念就会越来越少。
模型三:执行意图
大脑不喜欢你给它问题,大脑喜欢你给它答案 介绍一个公式,“每到X场景,就要做Y事”。 举个例子,在很长一个时间维度里,我很抵触做「每日规划」这件事,因为我觉得这事对我而言很枯燥,又很麻烦,所以我产生了抵触心理。
当我学到了执行意图以后,我就想到了“IF...Then”条件句, 我就将每日做规划,这项任务,进一步拆解,梳理出了一张流程图。
然后用“IF....Then”条件句,代替这个流程图。
这样我就不需要盯着做「每日规划」这样一个大的目标,而是盯着拆解出来的每一个小任务。
好处如下:
1、小任务很容易,完成就可以打钩✅,会让我感觉很爽!
2、小任务完成以后,大任务自然而然就完成了。
3、小任务配合执行意图“IF...Then”,遇到的所有突发情况,里面都有答案。
4、大脑不喜欢不确定的东西,任务流程化,大脑就明确了每一步的步骤,进而不会焦虑。
拓展分享: 近期我学了一下RPA技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一切流程化重复性的动作,都可以借助机器人进行操作。
我用的工具是「影刀」,个人用户是免费的。 像Excel文档的处理、网页内容的处理、以及电脑客户端软件等,只要是重复性的流程都可以借助RPA实现自动化操作。
这也是未来的趋势,举个例子,现在咱们组织的「共读」、「共学」计划,流程是沉淀出sop了,但是具体到每一个步骤,其实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统计,比如每日的签到数据、考核结果等,这些应该都是可以通过RPA实现的,这也是我后面要研究的。
这一点能实现,其实会极大的提高效率。
比如我每日的社群资源整理,原来需要1小时,如果能借助RPA用10分钟完成这件事,我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做别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