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己,成事中成人
——读《天地人事:叶澜终身教育思想研究》有感(第2稿)
居家隔离期间,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拜读李教授撰写的《天地人事:叶澜终身教育思想研究》,研读的过程从总序和前言、导论开始。
叶澜教授作为我国当代教育学家,有其独立的思考、持续的探索、坚定的理论建构、坚实的实践创新。导论“教育学家叶澜的终身教育研究”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论述:
一、理论底蕴
1991年,叶澜教授在《教育概论》的第一章中开宗明义地强调:“教育——复杂、开放的教育系统。”这既是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又是对教育之复杂性、开放性的理解,直接呈现出终身教育的独特性。“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直接说明了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系。
在多年的研究中,叶澜教授以系统思维认识教育改革与发展、持续探索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与自然和社会地关系等基本问题。
2021年2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指出,要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会议进一步要求要有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人才”培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等关键词也被提及。
二、教育情感
叶澜教授代表“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提炼的信条之一就是:“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而正是人的生命的活力、灵动、丰富,使得终身教育拥有了活力、灵动和丰富
在叶澜教授的研究中,她有着对自然、社会、教育的高度敏感,有着对教育的热切投入和真诚信仰,有着对教育中的人的无限热爱,也有着充满个性和生命活力的实践研究。
“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情感的力量和理性的力量相结合,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转化为更多人的理解与行动时,其变革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由此而形成的,就不是个体的力量,而是通过每位主体的投入形成的更大的主体群的力量。
三、创造勇气
叶澜教授旗帜鲜明地倡导培养富有精神力量的时代新人,认为人的精神力量是当代新人形象中最富有的特征,又是以往教育最为忽视的一面。叶澜教授正是体悟到时代的变迁,聆听到时代精神的召唤,才非常清晰地表达出对这一力量的重视,认为精神力量就是人的内在气质。这集中表现在个人的主体能动性上,尤其是对主体力量的调控上。她认为:“在一个纷繁复杂、变化迅速的社会中,人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与外界社会的需要,与每个人所面临的具体环境、机遇等外部因素相关,而且与个人内在的力量,即精神力量密切相关。”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也认为,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一定的乌托邦精神。在复杂科学视野下,这是真实的主体存在状态与真实存在的可为空间。终身教育研究者就需要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秉持积极的、开拓的、改革创新的精神,实现现实与理想的对话。在叶澜教授的研究中,这鲜明地体现在她所倡导的“理想的现实主义”和“现实的理想主义”的思想与实践中。
叶澜教授在总结25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时说:“25年的改革研究之路,不是一次性设定的路,而是不断探求,实现阶段式推进,在整体的意义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持续深化和具体化的过程,是不断有发现、创造和欣喜的研究之路。”就终身教育研究而言,也需要在研究方法论的清晰、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品质的提升等诸多方面探索、形成、发展。
四、生命自觉
自觉的力量是主体的力量,是照亮现实的力量,是促进改变与创造的力量。
她明确地说:“教育研究的目的至少有二:一是发展教育学理论,二是对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有推进指导价值的贡献。”对于终身教育研究而言,叶澜的研究有着如下的启示:
一是研究方法论的自觉。
她在“信条十”中如此概括:“教育学研究需要做出方法论的改造与探索,用复杂思维形成综合抽象、研究过程中的互动生成与转化机制。改变两极对立的简单思维方式,改变客观主义的所谓科学方法,要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构建中推进学科建设。”
二是教育学的学科自觉。
叶澜教授几十年坚守“教育学”立场,在她看来,唯有对他人和自我都能做到“长善救失”,教育才能成为使他人和自我都变得更美好的事业。我们还要求自己将做学问和人生完全融为一体,做到“以身立学”。“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以“长善救失”“以身立学”为研究精神和行为准则,共同致力于学派的持续发展。
随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发展,叶澜教授非常自觉地在国际教育学发展的背景下思考、探索中国教育学的发展之路。这也启发着中国终身教育的创造性实践和理论研究,形成具有国际对话力和贡献度地终身教育研究成果,如何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背景下,凸显终身教育研究的独特,形成富有中国个性的终身教育研究成果。
三是个体之我与教育学发展关系的自觉。
朗格朗等前辈基于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深远的眼光和创造性精神,让终身教育的思想进一步清晰,并得以传播和转化。在西方有杜威、朗格朗等人,在中国有陶行知、梁漱溟等人,他们都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形成、发展着终身教育思想。
叶澜教授曾经总结道:“25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使我认识到了教育理论的活源和家园在教育实践,生命成长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研究并非个人纯粹的付出,只有肯学习、肯投入,珍惜所有的收获,又时时对自己的不足有清醒的认识,生命不止、学习不厌、研究不息、成长不断,才是教育学者最有味的生存状态。”
读完以上“导论”内容,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同样需要回答:我们该成为一名怎样的教育工作者?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我的教育观是什么?
从2020年至今,经历了三波疫情下的“在线学习”:第一波“陪跑”,只为学生能从容面对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择;第二波“陪练”,让学生领导力得到锻炼、增强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第三波“陪聊”,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获得情感支持,存在感、价值感得到满足。有人说教育是合作,有人说教育是服务,也有人说教育是陪伴。教育是对人产生影响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具有复杂性、开放性的显著特征。
其次,明确两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一线教师整日埋头于书本、教材、作业,少有闲暇阅读理论类书籍,也正是因为理论知识的匮乏,导致日常工作循环往复,缺乏生机和创意。3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与其低头拉磨原地打转,不如抬头仰望寻找出路。理论知识要系统化,切勿东看看、西听听,而要遵循“为我所用”的原则,如:杜威的“从做中学”、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陈鹤琴的“活教育”和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核心理念——“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和“生命•实践”教育核心思想——“关注人的生命发展”,都无一不指向“生活”“生命”“实践”。通过“教育实践”串联起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成长”也就有了依托和保障。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又可以上升为理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于是就有了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理清三层逻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一线教师,最擅长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并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如果能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做教育教学研究,并能进行总结提升的话,就是一个专业型的教师。如果能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并对其中的教育教学规律有所发现的话,就是专家型教师。从理论学习到实践研究,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生,这个艰难曲折的道路上有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能够清晰回答自己的专业起点、发展方向和方法路径的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反思重建,以达到育人育己、成事成人的目的。
第四,进行四层分析:创生、积淀、传播、转化
1、细数过往,有哪些专业创生?
“建班育人常态化”——学生教育差异化、主题教育序列化、活动课程班本化、育人环境人文化、幸福成长全员化
“六度学习新样态”——“学习时间的长度、探寻空间的宽度、人际交往的厚度、内心感知的力度、学习方式的灵活度、生活重建的能见度”
“文化浸润生命,研学助力成长”——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和“研学旅行活动”,为生命成长助力赋能。
2、实践反思,有哪些专业积淀?
班级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岗位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管理文化、协同文化)
研学旅行活动:聚焦关键词,进行实践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格局,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立体交织的建班育人模式,打造“全纳型、创新型、生态型”班级。
3、回顾以往,有哪些专业传播?
专著:《点亮心灯——一个班主任的心育历程》《以研促教,以德育人——从班级管理到班级文化》
合著:《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寒假学生共生体研究》《中国终身教育研究》(第一辑)《乡村家校合作指导手册》
课题:《且行且思——初中生探寻文化之旅的实践与反思》《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班级文化引领运行机制研究》
论文:《创建班级特色文化,实现群体个体发展》《民主管理班级,文化引领成长》等30余篇论文发表。
论坛:在全国论坛或国际论坛上主题发言7次。
网络资源共享:《“非常”假期,“非常”学习——“抗疫在行动”主题活动》,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开设公益直播课。《研学旅行教育性缺失的反思与改进实践》,在“学习强国”上转载。
4、面向未来,有哪些专业转化?
化无形为有形
化有形为无形
化理论为实践
化实践为理论
第五,找寻发展之路:育人育己、成事成人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十二个教育信条中,
信条二:教育通过“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实现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体现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特质。
信条六:教师是从事点化人之生命的教育活动的责任人。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教师只有将创造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实践,才能体验这一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
信条八:用创造学校新生活的理念开展日常教育活动,使师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动创造者。教育的意义不只是在未来,它就在当下创造生命成长的、丰富的各项学校活动中。
信条十一:教育学研究者,包括专业人员、教师和任何真诚投入者,其发展同样需要有生命自觉和责任担当,并在教育研究的实践中成事成人。
这些教育信条,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教育的春天在于辛勤耕耘,而耕耘就在教育科研这片富有生命气息与创造活力的土地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