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大学秉承着自由民主的氛围,会让学生自主选课,公共课必修课没的说,但那些任选的选修课,真的要擦亮双眼,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好好选。
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初来乍到,听从学长学姐和学校某些公众号的建议,选的是不点名的课,人体生理学。到了时间,想去就去,懒了就算了。说自由是真的,但是对课程本身没什么兴趣,即使去了也大多在玩手机看专业书,一学期下来什么也没学到。
觉得时间在浪费,于是痛定思痛,想着,下个学期一定要选一门自己有兴趣的。于是选了 希腊神话 跟 红楼梦赏析解读。希腊神话的课程还算有兴趣,总让我想到小时候看的动画片——奥林匹斯星传,加上老师讲的故事也有趣,还有一定的趣味性。但是老师希望用希腊神话引出一系列的医学英语词汇,不巧的是,其中的关联总不那么让人信服,就有点矛盾。红楼梦这门课程怎么讲,兴趣是有的。四大名著里,西游记是电视里看的,三国水浒是爸爸讲的,只有红楼梦是我从书中看的。但是老师的讲解有些无聊,但文学味儿还是有的,也是可以听下去的。奈何,那个学期专业课比较多,总想着拿出时间来做点别的,一边听一边看其他的,是有收获的但有限。这两个老师呢,都是间歇性的点名,翘不翘课看个人勇气了,实在有事情走不开可以碰碰运气,还算可以啦。
虽说这样,还是觉得比之前好些,于是下一学期继续兴趣当道,选了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这就是一门比较,难过的课程了。一开始老师就“威胁”不会让大家过的太轻易,会节节课点名。后来呢,总觉得自己跟老师三观不太一致,导致自己对她颇有微词,经常下了课就跟同学探讨三观这种问题。比如老师总用一些“我们葡萄酒圈子里”“实际上如果你真的懂这个”之类的话,我总感觉她,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当然这不是重点。她的课,不是读课件,就是看视频(品酒的扫盲节目一类),真的,很,无,聊。倒是在课上抄了不少笔记。且出勤又得保证,就很煎熬。
直到,听了一节《现代文化鉴赏》课。
老师十分之风趣。课前先给大家读一首诗,引出他今天要讲的人物啊或事件。比如讲郭沫若此人,课前先吟了一首现代诗《天狗》。然后开始讲他的生平。第一句话是,郭沫若此人,以名声差而出名,也是独一份儿的。然后讲了他如何少年天才,如何中止医学路,如何与鲁迅对骂,如何诗抨蒋介石又出走日本十余年,转折回国后又如何一步步臭了自己的名声。引经据典,还穿插了各种正火的词汇表达方式,常常是引得哄堂大笑。于是当他戛然而止,说“这节课就到这里”时,同学们一个停顿回神,会自发的用掌声送老师出教室。这是我见过的,人最齐,听的最认真,讲的最有趣的选修课。
悔不当初啊。
所以啊,这种课是最最能开拓视野,充实自己的课了。当时讲人体生理学的老师就说“这门课就不该医学院的同学选,该其他院的人来扫扫盲。你们应该去看看美术啊音乐啊文学的东西。”很对的。专业的东西自有专业课开学,即使不够,你也会逼着自己为它多看书多查资料。但这些专业以外的东西,你却未必会这么上心了。
所以说选择选修课,兴趣一定是第一位的,但一定要先通过各种途径,询问一下你想选的老师怎么样,上课是否有趣是否吸引人。如果是,那出勤就不是什么问题啦,毕竟你也不会舍得错过一节有趣的课程啊。若是老师讲的很无趣,一定会慢慢磨平你对它曾经的热情的。当然,一个足够厉害的老师,无论原来怎样,他也一定会勾起你对他的课的无穷无尽的兴趣的!
其次,实用性吧。像我们学校开的人体生理学,营养与健康之类的,听了会对大家有科普扫盲甚至改变生活方式的作用,也是值得一听的。
当然,如果真的只求不点名能轻松过,还是回到足够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上去吧。毕竟这样的老师从不缺上座率,万一再带动你的兴趣,最好不过啦~
大学嘛,就是多姿多彩才好啊。生活上轻松休闲的同时,也在不同的精神领域丰富和充实自己,向上吧,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