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之前先让我——金箱子先发点小牢骚:
所谓的读书笔记我才写了两天,就快头炸眼瞎了。“选错书了,选错书了。”我心里一直暗叫。想从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中找到“点、线、面”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找了半天决定把一个个人物当作“点”给揪出来,然后围绕这个人,从看似纷乱的章节中找到他们的行踪,也就是发生的事件以及事件所牵扯出来的其他人物加以叙述。于是,就有了《一具尸体》、《四个大人》、《两个孩子》这样的标题。其实写完前两篇,真正的主人公还没有登场,小说的第一章内容还没有记录结束。我这速度,秋水说太慢了,要写到明年去吗?每天要五更才可以。得了,真写到明年,估计我先倒下去了。我想, 为了东野奎吾这部所谓的卫冕之王的小说,还不至于把自己的小命献上吧,更何况这部小说都发行了20多年了,也许他的最新小说更适合写读书笔记。
写完第二篇,问了一个粉丝,“怎么样?”她说每篇认真读了三篇,还是一团雾,不知道该怎么留言。我又问,“语句通畅吧?”对方说,“这个没有问题吧。”我于是就说,“你要是不知道《白夜行》的故事梗概,读我的笔记就有难度了。”是的,这是关键。
可是你看安然写的《无人生还》读书笔记,就像跟着她一起读原著一样,人物出场井井有序,情节环环相扣,写作者不乱,读者也乱不了。
所以,我也不能乱了阵脚。不是推理小说吗?那就先自己推一遍,所以我还要当“警察”。至于日本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以及日本人的一举一动,对于我来说并没有什么违和感,毕竟在日本生活了20多年。可是,我不得不说,写读书笔记(什么叫读书笔记?似懂非懂的,这个问题我还没搞清楚呢。)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好了,小牢骚发完了,苦也诉完了,下面该写这部小说的真正主人公——两个孩子了。他们是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
先说桐原亮司。
他是死者桐原洋介的儿子。案发时小学五年级。在故事的开端里,他给笹垣这个警官的第一印象是:
门口站着一个男孩,十岁左右,穿着长袖运动衫、牛仔裤,身材细瘦。
笹垣心头一震,并不是因为没有听到男孩下楼的声音,而是在眼神交会的一刹那,为男孩眼里蕴含的阴沉黑暗所冲击。
就连松浦这个当铺店员都说:“那孩子有点特别。”
在葬礼的时候,笹垣眼里的亮司仍旧没有表情。阴郁深沉的眼眸没有浮现任何感情波纹。那双犹如假眼(义眼)般的眼睛看向走在前方的母亲脚边。
桐原亮司は今日もまた無表情だった。暗く沈んだ瞳には,感情らしきものが何にも浮かんでいなかった。そんな作りものの目を、前を行く母親の足元あたりに向けていた。
而笹垣第一次与亮司交谈是在当铺的二楼。亮司背对着警察说,我什么也不知道。当他与警察对视的时候,竟然让笹垣感觉他的眼神几乎“无机质”,仿佛被观察的不是亮司而是警察自己。还有,他话说得非常有条理,而且简洁易懂。
另外笹垣还被亮司的手巧而惊叹。他的房间里除了一些百科全书、《汽车的构造》《电视的构造》等儿童科普书籍以外,还有一副剪成帆船形状的白纸的画框,里面连绳子都一根根细致精巧地表现出来。
(剪纸这是一个大的伏笔,我们不妨联想一下用于剪纸的工具还有杀死桐原洋介的凶器。而《汽车的构造》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寺崎——西本文代的情夫的车祸,当然,我只是想到。因为东野奎吾到最后也没在书中交代)
我们再说西本雪穗。
我在前一篇《四个大人》的最后引出了雪穗。在目睹母亲煤气中毒的现场时,她的“死了吗?”“我妈妈死了吗?”这两句问话就足以看出她是一个奇怪的女孩,不,确切地说是怪异。还有一个细节是她对管理员说自己没带家里的钥匙,其实她走路的时候身上传出了叮当的铃声。(这叮当的铃声是不是拴在门钥匙上面的钥匙环发出来的声音呢?如果是,那她为什么撒谎说自己没有带钥匙呢?)
在警官笹垣去西本文代家的时候,因为文代还没有下班回来,接待警察的就是雪穗。笹垣一见到她就已经感受到了这是一名绝非一般的女孩,他不叫“小姑娘(お嬢ちゃん)”,而是叫了“姑娘(お嬢さん)”。
这个姑娘有着一双贵族猫咪的大眼睛,雪白脸颊上的肌肤如瓷器般细腻。说话口气坚定,行动谨慎小心而又大大方方。尤其对待警官的态度,是十分笃定的。她先要求出示“警察手帐”,又说在外面等会让邻居们感到奇怪的,所以她请警察进屋等候妈妈。
笹垣他们对话的时候,女孩头也不抬地继续看书,可能认为那是愚蠢的大人在讲废话消磨时间。或许古贺(另外一名警官)也感觉到这一点,便没再开口。他双手好像闲得发慌,以指尖敲餐桌,发出笃笃的声响。女孩抬起头来,一脸不悦地注视,他不得不停止手指的动作。
从这段描写来看,可以感受到雪穗的强大气场和冷淡的内心,连警官都不自觉地退让。
面对警官,西本文代与女儿相反,她是小心翼翼、惶恐不安的。她不知道怎么回答桐原是否来过,可是雪穗就不一样了。
“当铺的叔叔来过吧,”雪穗打断文代支支吾吾的话语,插嘴说,“带布丁来的,就是那个叔叔,不是吗?”
这个女孩,不,这个姑娘实在是不一般。死者桐原生前带着布丁来过西本家,之所以暴露就是因为堆在她们家中的包装纸。在妈妈回来之前,当笹垣和雪穗的目光同时聚焦在那个包装纸上的时候,雪穗竟然不露声色地转移视线,又回到了看书的姿势。
而雪穗正在阅读的《飘》,日语版书名:《風と共に去りぬ》,是她从图书馆里借来的。这个孩子家里清贫的连一张像样的书桌都没有,她喜欢放学后去图书馆呆到6点多再回家。
一个小学生读《飘》,决定了她的思考模式,也暗示了她之后要走的路。或许,思嘉是她唯一的偶像,也是她唯一想成为的人。《飘》这本书在小说中担当着一个特别的角色。影视剧中提到笹垣在亮司的房间里也发现了这本《飘》,实际上第一章并没有提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先记住图书馆和《飘》就可以了。
第一章的内容到此介绍完了。由一桩离奇凶杀案做为引子,东野圭吾埋下了多处伏笔。读过此书或者看过改编的影视剧的友友也许早就忍不住说出凶手是谁了。但是,很遗憾,我们都只是在推测。因为到最后警察也没有抓到杀死桐原洋介的凶手和背后的凶手。
明天接着读第二章。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