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星光简道
充耳不闻的智慧

充耳不闻的智慧

作者: 猴得住 | 来源:发表于2020-03-18 09:37 被阅读0次

如果我们整天满耳朵都是别人对我们的议论,如果我们甚至去推测别人心里对于我们的想法,那么,即使最坚强的人也将不能幸免于难!因为其他人,只有在他们强于我们的情况下,才能容许我们在他们身边生活;如果我们超过了他们,如果我们哪怕仅仅是想要超过他们,他们就会不能容忍我们!总之,让我们以一种难得糊涂的精神和他们相处,对于他们关于我们的所有议论、赞扬、谴责,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闻,连想也不去想。

    ——尼采

尼采的作品一度无人问津,这也曾让他迷茫和痛苦。

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出版却无甚反响时悲叹:“从心灵发出如此的呼喊,居然听不到回音,这真是可怕的经历……”15年过去了,这本书仍然被埋葬在沉默里,尼采在给奥维贝克的信里说:“使得我异常痛苦的是,在这15年里,仍然没有人发现我,需要我,爱我。”

尼采渴望被认同,被理解,虽然也会有所抱怨,但却从未因此停止过自己在哲学上的思考,从未停止过自己的思想。可见,对于别人的置之不理或者说误解,他大多时候也是置若罔闻的。唯有不受别人言论的影响,才能最后攀至顶峰。

从前青蛙家族里组织攀爬比赛,很多年轻力壮的青蛙都参加了。由于过程艰辛坎坷,家人们都纷纷劝他们放弃,最后,其他青蛙都退出了比赛,只剩下一只,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成为唯一到达塔顶的胜利者。拿到冠军的时候,大家都向他请教制胜法宝,却发现其实他是一个聋子,所以他在比赛的时候听不到那些认为不可能爬上去的言论,一心攀登,终于到达顶峰。

充耳不闻也是一种智慧。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但是有时对那些赞美、谴责、希望和期待都充耳不闻,何尝不是一种通过成功的途径呢。满耳朵都充斥着他人的议论,沸沸扬扬,它们很快就会侵占一个人清醒的理智,最终放弃抵抗选择顺从。

奴隶早就消失在文明社会当中。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存在着一种奴隶状态,那就是捆绑在我们心灵上的枷锁。有多少人,将决定权对着别人的嘴巴和盘托出,耳朵呈现欢迎光临的状态,这不是信任,不是谦和,而是没有主见。这种心灵上的枷锁,头一道就是做“别人会怎么想”的奴隶。

假使你做了某件事情、做出了人生的某一次选择,你不会感到快乐或者富有成就感,你的心情只是忐忑,你可能会想:我这么做了别人会怎么想呢?

从“我必须出去上班,哪怕我是在家写稿挣钱但是别人不知道,不去上班别人会认为我是个啃老族”,到“在会议上我不能多发言,因为我一说话,别人就会认为我爱出风头”,还有“那件衣服其实我很喜欢,但是别人说它不太适合我,买回去了别人会议论我的”等等,这种想法的确是一种最普通、最常见,而且也是一种最具破坏性的消极的心理状态。

人生中这种“别人式”的想法是一种强而有力的牢笼。它抓住了人类想要得到肯定的弱点,使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沦陷为他人言论的奴隶。这种“别人会怎样想式”的奴隶会伤害我们的创造力和我们的人格,把我们原有的创造能力破坏殆尽。

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不仅被“别人会怎么想”所左右自己的言行和决定,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有些人不够资格来左右你,因此要树立一个明确的是非价值观,并且做一个有主见的人。

美国前总统里根小的时候鞋子破了,父母让他自己去鞋店做鞋,鞋匠问他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鞋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虑清楚后再来告诉自己。里根回去后思前想后就是拿不定主意,以往都是父母去做的,但是这次父母让他自己拿主意。里根既想赶快穿上新鞋子,又不知道怎么做决定,他苦恼极了。没过几天,鞋匠在大街上遇到里根,他问里根考虑得怎么样了,里根仍然举棋不定,最后鞋匠对他说:“行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两天后你来取新鞋。”

里根去店里取鞋的时候,发现鞋匠给自己做的鞋子一只是方头的,另一只是圆头的。“怎么会这样?”他感到很纳闷。

鞋匠回答说:“等了你几天,你都拿不定主意,当然就由我这个做鞋的来决定啦!这是给你一个教训,不要让人家来替你做决定。”

后来里根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总是感叹:“从那以后,我认识到一点,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如果自己遇事犹豫不决,就等于把决定权拱手让给了别人。一旦别人做出糟糕的决定,到时后悔的是自己。”

做自己思想的主人,不做别人言论的奴隶。也许别人就是那么随口一说,你却要为之付出自己的主见、主观、和自己的思想,最后得到的最多也不过是别人的点头赞许,你快乐吗?又假如面对的不是言论的左右,而是失败后的言论,你会因为别人的言论而一蹶不振,但是你要从心里站起来还是要靠着自己那份强大的意志力和主观思维。

有时面对为数众多的人发出的质疑、批评和非议,我们往往会陷入孤立、尴尬的境地,彷徨、质疑自己,慢慢就开始不相信自己。别人言论的力量可大可小,学会充耳不闻或者选择性倾听,将那些足以伤害你的力量柔化或者转为化正力量,坚决不做他人嘴巴的奴隶。一个有主见的人,永远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做什么,别人的看法和评价,不过是别人的,不属于你,你拒收这些“言论礼物”,自然而然就会返还给说话者本人,你还是你,你告诉自己,我就要这么做。

相关文章

  • 充耳不闻的智慧

    如果我们整天满耳朵都是别人对我们的议论,如果我们甚至去推测别人心里对于我们的想法,那么,即使最坚强的人也将不能幸免...

  • 充耳不闻 (742)

    窗外的蝉鸣,可以充耳不闻; 高山的琴弦,也不能够入心? 不知道滚滚红尘凶猛来临, 但还是会恐惧: 现实正在一丝一丝...

  • 诗 | 充耳不闻的青春

    少年 常寄心事与浮萍 他坚定 飘零 只为荡漾在湖心 浪过后 湍急的 是别去时再也无法掩饰的 泪痕 如同...

  • 真实的活着,才能真正的享受活着的

    一个有智慧的人娓娓道来的讲着生命、生活、精神、信仰,你可以充耳不闻,也可以虔诚的感受着、吸纳着。从没有读...

  • 不争是种慈悲 不闻是种智慧

    充耳不闻 与世无争

  • 你能做的就是充耳不闻

    好友给我打电话二十多分钟,吐槽一堆: “她说话咋恁难听!”,“不就是一个小会计?”,“你不知道呀,那一年她刚去俺单...

  • 没有,等等姑娘,充耳不闻

    《没有》 没有在生长中丰满的果实 一定是一声叹息。 微微的鼓胀无关,相比于之前的 略有膨胀。 它不会回头看, 还不...

  • 耀妈丨每晚十点读书分享Day49

    【充耳不闻】 我们很多时候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孩子"对父母充耳不闻"。 当孩子在努力探索自己的世界并形成自主意识时,常...

  • 倾听

    什么是真正的倾听呢?要搞清楚倾听,首先要与充耳不闻、听见做区分。 充耳不闻——耳朵有能力听见,但是心不在,注意力不...

  • 育儿观察(47):充耳不闻

    今天是女儿3岁10个月。 最近发现女儿有一个现象,大人跟她说话,让她去做点什么,她当没听见一样,依然做着自己的事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充耳不闻的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tq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