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贾谊《治安策》诗解11设廉礼义化成俗定为臣忘身忘家忘私顾行忘利守

贾谊《治安策》诗解11设廉礼义化成俗定为臣忘身忘家忘私顾行忘利守

作者: 琴诗书画 | 来源:发表于2023-03-28 17:37 被阅读0次

贾谊《治安策》诗解11设廉礼义化成俗定为臣忘身忘家忘私顾行忘利守节仗义

题文诗:

事中行君,智伯伐而,灭之豫让,移事智伯.

及赵灭,智伯豫让,衅面吞炭,必报襄子,

五起不中.人问豫子,豫子:中行众人,

畜我我故,众人事之;智伯国士,遇我我故,

国士报之.豫让,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已而抗节,致忠行如,出乎列士,人主使然.

主上,遇其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

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顽顿,廉耻不立,且不自好,

苟若而可,见利则逝,见便则夺.主上有败,

因而挺之;主上有患,苟免,立而观之;

有便吾身,者则欺卖,而利之耳.人主将何,

便于此焉?群下至众,主上至少,所托财器,

职业者粹,于群下也.俱亡耻,俱苟妄则,

主上最病.故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士,

大夫所以,厉宠臣节.古者大臣,有坐不廉,

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坐污秽淫,

乱男女无,别者不曰,污秽,帷薄不修;

软不,胜任者不,软曰,下官不职.

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犹未斥然,正以呼之,

尚迁就而,为之讳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

闻谴何,则白冠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

请罪,不执缚系,引而行也.其中罪者,

闻命自弛,上不使人,颈而加也.有大罪者,

闻命则,北面再拜,跌而自裁,上不使捽,

抑而刑之,曰子大夫,自有过耳!遇子有礼,

遇有礼故,群臣自憙;婴廉耻故,人矜节行.

上设廉礼,义遇其臣,臣不以节,行报其上,

则非人类.故化成,俗定,为人臣者,

忘身,忘家,忘私,利不苟就,

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故父兄臣,

诚死宗庙,法度之臣,诚死社稷,辅翼之臣,

诚死君上,守圄扞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

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彼为我死,

故吾得与,之俱生彼,且为我亡,故吾得与,

之俱存夫,将为我危,故吾得与,之皆安也.

顾行忘利,守节仗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

可以寄,六尺之孤.厉廉,耻行礼谊,

之所致也,主何丧焉!此之不为,顾彼久行,

故曰可,长太息也.君子义正,正己政人.

风清气正,不负君恩,方得始终,善始善终.

始终不渝,舍生忘死,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原文】

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伐而灭之,移事智伯193。及赵灭智伯,豫让衅面吞炭,必报襄子,五起而不中。人问豫子,豫子曰:“中行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故主上遇其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顽顿亡耻,诟亡节,廉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主上有败,则因而挺之矣;主上有患,则吾苟免而已,立而观之耳;有便吾身者,则欺卖而利之耳。人主将何便于此?群下至众,而主上至少也,所托财器职业者粹于群下也。俱亡耻,俱苟妄,则主上最病。故古者礼不及庶人,刑不至大夫,所以厉宠臣之节也。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194”;坐污秽淫乱男女亡别者,不曰污秽,曰“帷薄不修195”,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196,曰“下官不职”。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197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上不执缚系引而行也。其有中罪者,闻命而自弛,上不使人颈盭而加也。其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跌而自裁,上不使捽抑而刑之也,曰:“子大夫自有过耳!吾遇子有礼矣。”遇之有礼,故群臣自憙;婴以廉耻,故人矜节行。上设廉礼义以遇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上之化也,故父兄之臣诚死宗庙,法度之臣诚死社稷,辅翼之臣诚死君上,守圄扞敌之臣诚死城郭封疆。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彼且为我死,故吾得与之俱生;彼且为我亡,故吾得与之俱存;夫将为我危,故吾得与之皆安。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托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此厉廉耻行礼谊之所致也,主上何丧焉!此之不为,而顾彼之久行,故曰可为长太息者此也。 

【译文】

豫让曾经侍奉中行君,智伯讨伐并且灭掉了中行,豫让转而侍奉智伯。等到赵襄子消灭了智伯,豫让用漆把脸涂黑,口吞木炭来改变自己说话的声音,一定要报复赵襄子,试了五次都没有成功。有人问豫让,豫让回答说:“中行把我当普通人对待,我便以普通人的身份侍奉他;智伯把我当国士对待,我所以用国士的身份回报他。”原来是同一个豫让,背叛君主而侍奉仇敌,行为像猪狗一样,后来忠君守节,作出烈士的行为,这是人主使他变成这样的。所以,如果君主像对待犬马一样对待大臣,大臣便会自比犬马,如果君主像对待官员一样对待大臣,大臣也就会把自己当作官员,如果臣子玩弄手段而没有耻辱之心,没有志气,丧失节操,缺乏廉耻观念又不注意加以修养,苟且偷生,则会见到利益便去抢占,见到好处便去夺取。当主上衰败的时候,便乘机袭取主上的财产、地位;当主上有忧患的时候,却漠不关心,袖手旁观;当有对自己有利的地方,便欺骗主人,以出卖主人的利益来谋取好处。这样怎么会有利于人主?群臣人数众多,而主上人数最少,钱财、器物、职业等各方面的事情都得依靠群臣掌管。如果群臣都无廉耻之心,都苟且而安,那么,主上最忧虑。所以古代礼不施加于百姓,刑不施加于大夫,目的是为了勉励宠臣保持气节。

古代大臣有因为不廉洁而被罢免的,不说他不廉洁,而是说“簠簋不饰”;有犯了污秽淫乱,男女杂居罪行的,不说他淫秽,而是说他“帷薄不修”;有因为软弱无能,不能胜任职责而被免职的,不说他软弱无能,而说他“下官不职”。所以显赫的大臣确实犯了罪,也还不直接点破他所犯的罪过,而是换一种委婉的用辞,为他避讳。所以那些受到了君主严厉谴责、呵斥的大臣,就身穿丧服,带着盛水的盘和佩剑,自己来到清室接受处置,君主并不派人去捆绑牵引他。其中犯有中等罪行的,得到了判决罪名就自杀,君主不派人去斩下他的首级。其中犯有大罪的,听到判决旨意之后,就面向北方叩拜两次,跪着自杀,君主不派人去揪着他的头发按着他的头斩下首级,君主还对他说:“你自己犯有过失,我对你是以礼相待的。”君主对群臣以礼相待,群臣就会自我激动,君主以廉耻约束臣子,人们就会重视气节品行。如果君主以廉耻、礼义对待臣子,而臣子却不用气节品行报答君主,那么他就不像个人了。这种习俗蔚成风气,那么做臣子的就会只为君主而不顾自己,只为国家而不顾家庭,只考虑大家的利益而不顾个人私利,见到有利益而不轻易沾取,见到危险也不轻易回避,全都按礼义的要求办事。君主提倡这种精神,所以宗族重臣就会真心地为维护宗庙而死,司法的臣子就会真心地为国家而死,辅佐的臣子就会真心地为君主而死,看守监狱和守卫边疆的臣子就会真心地为国家的安全而死。说圣明的君主都有金城,就是用金城来比喻这种志向。人家尚且愿意为我而死,所以我应该与他同生;人家尚且愿意为我而不顾安危,所以我应当与他共存;人家尚且愿意为我冒着危险,所以我应当与他都得到安全。人人都只考虑自己要做的事情合不合道义,而不去考虑能不能获得利益,坚守气节而尊重大义,所以君主可以委托臣子掌管治国大权,可以把尚未成人的太子托付给大臣辅佐,这就是推行廉耻,提倡礼义带来的结果,这样做君主并没有丧失什么啊!放着这样的事情不做,却长期实行戮辱大臣的错误办法,所以说,这是值得深深叹息的。

【注释】

193: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伐而灭之,移事智伯。及赵灭智伯,豫让衅面吞炭,必报襄子,五起而不中。人问豫子,豫子曰:“中行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智伯,智伯宠之。及三晋分智氏,赵襄子最怨智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知,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智伯。智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智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译文:战国策赵策一最初,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智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智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智伯,把智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智伯复仇。”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化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伏到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智伯的仇人赵襄子。不久赵襄子入厕,忽然觉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这时豫让竟拿出匕首说:“我要为智伯报仇!”卫士拿下他,要杀他,可是赵襄子却制止说:“这是一位义士,我只要小心躲开他就行了。因为智伯死后没留下子孙,他的臣子中有肯来为他报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气节的贤人。”于是赵襄子就把豫让释放了。可是豫让继续图谋为智伯报仇。他全身涂漆,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假扮乞丐乞讨,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看到他以后只是说:“这个人长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声音却极像,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豫让就吞下炭,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时对他说:“你这种办法很难成功,如果说你是一个志士还可以,如果说你是一个明智之士就错了。因为凭你这种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那他必然重视你和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以后,你再实现你的复仇计划,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让听了这话笑了笑说:“你的意思是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为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这是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今天我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况且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却又在暗中阴谋计划刺杀人家,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却要这样做,也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臣。”这时豫让又对赵襄子说:“据臣所知,一个贤臣不阻挡人家的忠义之行,一个忠臣为了完成志节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君王以前已经宽恕过我一次,天下没有不为这件事赞扬君王的。今天我到这里行刺,按理您应在这里将我处死。不过我想得到君王的王袍,准许我在这里刺它几下,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不知君王能否成全我的愿望?”赵襄子为了成全豫让的志节,就当场脱下自己的王袍由侍臣交给豫让。豫让接过王袍以后拔出佩剑,奋而起身,然后用剑刺王袍仰天长叹:“啊!天哪!我豫让总算为知伯报了仇!”豫让说完话就自杀而死。赵国的忠义之士听说以后,都落泪惋惜不已。

194.簠簋不饰(fǔ guǐ):指为官不清正廉洁的人。簠簋,古代的食器、祭器;不饰,不整齐。195.帷薄不修(wéi bó):男女不分,内外杂沓。指家庭生活淫乱。帷薄,帐幔和帘子,古代用以障隔内外;修,整饬。196.罢软:亦作“ 罢輭 ”。疲沓软弱。不职:不称职。197.谴何:责问。颜师古 注:“谴,责也。何,问也。” 

相关文章

  • 张连忠视察部队供应站,往秤上一站显示140斤,大怒:撤掉站长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和平年代,我们时常为了小家而忘了大国,为了身边细碎的事情,而忘...

  • 忠孝仁义礼智信

    忠 忠是指真心诚意始终如一地为公忘私,为国忘家,为人忘己,为义忘利,尽职尽责,尽思尽言,尽心尽力,是仰无愧于天,俯...

  • 发现自己(六)

    庄周日:“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 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人其俗,从其 俗。’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 ...

  • 《庄子》杂篇卷6让王诗解5学而能行养志忘利致道忘心知足不累

    《庄子》杂篇卷6让王诗解5学而能行养志忘利致道忘心知足不累 题文诗: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 桑...

  • 【七绝】太鹤山间忘俗身

    【七绝】太鹤山间忘俗身 文/林海 日映黄昏正好春, 何方可以远凡尘。 苍松沿道双飞燕, 太鹤山间忘俗身。 平水韵十...

  • 荀子初识三十八

    其三十八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家室立残,亲戚...

  • 好勇斗狠,禽兽不如

    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行其少顷之怒,而丧终身之躯,然且为之,是忘其身也;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乎刑...

  • 单推|《三生,忘川无殇》

    《三生,忘川无殇》九鹭非香 【文案】 我只是忘川边上的一颗石,无悲喜,无苦乐。 我漠然守了忘川千年,终是化成了灵。...

  • 看文人是怎么“怼”人的。

    1、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 孝悌忠信礼义廉。(无耻) ——《聊斋志异》 2、不明才主弃; 多故病人疏。 ——纪晓...

  • 进来这里,看看如何礼貌的骂人?!

    1、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 孝悌忠信礼义廉。(无耻)——《聊斋志异》 2、不明才主弃;多故病人疏。——纪晓岚骂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贾谊《治安策》诗解11设廉礼义化成俗定为臣忘身忘家忘私顾行忘利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ui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