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送孩子们上学,幼儿园都在准备端午节活动。大宝的老师们穿着汉服在学校门口迎接每一位小朋友,进门要踩着艾草铺成的小道,还有老师给每个孩子的额头上点上朱砂痣,手腕上带上了五彩绳。小宝的幼儿园老师们还在校门口免费发着艾草做的小饰品,并送上“端午安康”。
我觉得特别好,浓浓的节日氛围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而且能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早上送大宝的时候,他还让我讲屈原的故事和粽子的由来。你看,文化的传承是刻在骨子里的,也不明白当年棒子有什么底气和勇气去争非遗节日,最终反而成为了小丑。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端午节与小时候已经有了很多不同。就说粽子吧,记忆中小时候只有江米红枣粽子。现在物流发达了,南北的粽子也有了交流。不仅有江米红枣,还有蜜枣、花生,甚至还有蛋黄、肉粽。
小时候的艾草是在河边自己割的,现在需要到菜市场去买,去晚了还不一定买得到。回想起来,自从离家求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到河边割过艾草,更没有在端午节一大早到河边有“草药水”洗洗脸了……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是否还知道这样的传说: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仰望夜空,你会看到圆圆的月亮上有一颗桂花树,有一只小兔子在桂花树下,那是嫦娥仙子的玉兔。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嫦娥仙子都会让玉兔到桂花树下把才来的草药放在药臼里捣药。玉兔将各种仙草捣成药汁药粉,伴着月色撒向人间,这些药洒进了河里。端午节这天,人们用撒了仙药的河水洗脸洗澡,可以祛除各类疾病,保证一年身体健健康康的。
端午节一大早,不等爷爷叫我起床,我就会只穿着短裤穿衣服,急匆匆的拉着爷爷向村前的小河跑去,生怕去晚了没有了洗脸的位置。这天早上,小河是最热闹的地方,老老少少一家一家的,都期望用清晨的喝水祛除疾病保佑平安。
小孩们则顾不得初夏清晨河水的冰凉,洗完脸,有的假装滑倒一屁股坐进了水里,有的则趁着家人不注意直接跳进河里……留下岸边的家长们有的被孩子们的顽皮逗得哈哈大笑,有的因为孩子弄湿了衣服被气的骂骂咧咧。
我从来不会贪恋清晨在河边嬉戏,因为一顿美味的早餐已经在家里等我了!刚刚煮好的热气腾腾的粽子、圆滚滚的咸鸭蛋都是我的最爱。
我一直在怀疑,早上吃的咸鸭蛋是我在河边掏来的。奶奶包的粽子总是那么香甜,为了包粽子,奶奶老早就到河边的芦苇荡里去采苇叶,我也会跟着一起去。
奶奶采叶子,我就在芦苇荡里钻来钻去。因为芦苇荡里总会有鸭妈妈粗心丢下的鸭蛋,而我总能幸运的找到一些。
端午的前两天,奶奶会带着晾晒干的粽叶和江米、大枣到河边去清洗。我喜欢这个时候去河边。奶奶和那些婶子阿姨在上游洗米洗枣,我和小伙伴们则会在不远处的下游游泳,眼睛却一直盯着河水,期待着一不小心掉入水中、顺流而下的大红枣。
爷爷会带着草帽,弓着腰,割着要插在门框上的艾草。爷爷会把最嫩的艾草留下,编一个艾草环戴在我头上,并且要求我要戴一天。听说,艾草能够驱邪慑怪、迎福祈安。我不知道艾草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通天之能,但我知道戴着艾草蚊虫不咬。
我喜欢艾香,不仅可以驱蚊草,而且能提神醒脑。虽然好多年没有到河边洗漱洗澡了,但每年插艾却一直坚持着。不知是不是年龄大了之后,鼻子开始挑剔了,再也没有闻到过我心心念念的艾草香了。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只有村前的河边长出的艾草我喜欢的艾香呢?
爷爷奶奶已经离开我好多年了。听说原本前些年已经干涸的小河,去年又开始有了水。只是那片芦苇荡已经没有了,不知道那些鸭子会把蛋下到哪儿呢?现在,小孩子应该也不会期待着端午节早上到河边洗漱了吧,因为他们很少会看月亮,更不知道嫦娥和玉兔的故事……
看着门口挂着香囊和艾草,我决定出门,去找一找我心中的那条河,哪怕有一点点相似也行。至少,明天早上我能带着孩子们到河边洗洗漱、找找鸭蛋、采一些充满艾香的艾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