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作者: 麦田有风 | 来源:发表于2023-05-05 20:58 被阅读0次

看了余华几部作品,他的笔下,底层苦难的劳作者是他写作的对象,人世间的疾苦,悲凉无奈坎坷。

作者余华,应该是当代文坛最耀眼的星,睿智幽默,才华横溢,他的作品深得读者的喜爱。代表作品《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

4月份读书会推荐阅读的《在细雨中呐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在1990年,距今已三十多年了,但好的作品是不会被时间遗忘的,几十次的印次说明了好小说的存在价值。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书中的“我”带着读者走进的时间隧道,但不是依时间的先后去穿越,寻找人和事,就好像一个好奇的人,随心的人,穿插在不同的时间点,走走停停,再回过来走走,“我”在回忆中获得不一样的经历。

在阅读这本书的整个过程中,感觉自己被笼罩在无可名状淡淡的哀伤中,作者是一个父母不爱,兄弟不喜欢的少年,就算友情都是脆弱难耐,一次次被排挤孤立却又坚强地站起,最终和生活握手和解。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活得不易,或无赖地活着,在他们的身上捕捉不到些许生活的顺心。

孙光林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着故事,他敏感而孤独,他努力地去理解自己不正常的童年生活。他是孙家第二个儿子,曾被送给别人,五年后十二岁时,因收养他的家庭发生了变故返回原来的家。

第一遍阅读,故事看得有点支离破碎。父兄间的矛盾冲突,孙光林中学时代的生活,孙家的历史,与养父母的生活,这些是主要情节,叙述在跳跃,故事情节在前后前后,幸好不影响人物的形象的了解,众多人物在叙述中立起来,孙有元、孙广才、孙光平、孙光明、王立强、母亲、苏宇、苏杭、冯玉清等,至少对人物的印象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梳理一下书中人物的死亡,作者对死亡的描写笔力厚重。

弟弟为了救人淹死在河里,书中对于死亡的描写:“我的弟弟不小心走出了时间,他一旦脱离时间便固定下来,我们则在时间的推移下继续前行,孙光明将会看着时间带走了他周围的人和周围的景色”。没有时间计算的人生将是死亡。

父亲掉入粪坑死去,对于他的死法也隐喻了他邋遢的为人,关键还是进去了两次,第一次是自己掉进去的,第二次是被别人重新扔进去的,在肮脏的粪坑中死亡,这个死亡方式注定了这个无赖的下场。

在细雨中呼喊无人回应,那份孤独是最寂寥的。

相关文章

  • 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在细雨中呼喊》的作者是余华,他因此书获得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第一章讲述的是主人公孙光林回忆自己的父亲...

  • 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余华

  • 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利用五天空闲时间,阅读余华《在细雨中呼喊》这本小说。 对书中人物孙光林多舛的命运,深表同情;对他顽强的生命力,不屈...

  • 0902 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假如时间并没有走,我们并没有长大,一切还如少年时一样。像孩子一样遇见,像老人一样离别。 回忆中寻找那段潜藏在心底的...

  • 在细雨中呼喊,在现实中释怀

    在细雨中呼喊,在现实中释怀 ——读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文/倦浅 小序:这是一篇不完全读书笔记。在我读到十分之...

  • 读余华《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这两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之前已经看过他的那三部很出名的小说了。但看了这部小说让我心...

  • 读《在细雨中呼喊》

    在我个人简单的阅读经历里,初次阅读余华为我打开了一扇有着无与伦比体验的大门。 在这之前,我的阅读是肤浅的、单一的,...

  • 读《在细雨中呼喊》

    在我第一次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单是从题目我就难以准确的判断出这部作品具体要讲述的内容。让我免不了要追问:为什么要...

  • 读《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的一直都趋于人生极端,这本也不例外。 这本书是孙光林的回忆录,以第一人称叙事,本来与兄弟和睦的他在六岁那年被父...

  • 读《在细雨中呼喊》

    有人说这是余华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有人花了一下午的时间一口气酣畅淋漓的读完了整本书。我在不久前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在细雨中呼喊》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yq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