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里多次出现“格物致知”如何理解?

传习录里多次出现“格物致知”如何理解?

作者: 筆觸記憶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06:12 被阅读0次

鄙人浅见

格者,正也。物者,事也。认识事物,反观内心,从内心中感知事物的发展脉络,一切听从良知的指导。

良知我认为属于理性概念,就和自由或者灵魂类似,可能无法证明,因为超出了经验之外,但是可以用于实践的角度。

相关文章

  • 传习录里多次出现“格物致知”如何理解?

    鄙人浅见 格者,正也。物者,事也。认识事物,反观内心,从内心中感知事物的发展脉络,一切听从良知的指导。 良知我认为...

  • 知行025——格物致知,学撒网打鱼

    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其实就是某个事物的方法论,这是我对格物致知的理解,详情可参阅《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格物致知(一)

    10.26:读《传习录》—格物致知(一)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

  • 诚意

    今日在王阳明《传习录》读到:“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 大意是:做功夫的困难之处,全都在格物致知...

  • 传习录

    【2020.12.4 周五 】 Day 195 *学习内容:《传习录~171-3》 主旨: 格物致知,穷理尽性 【...

  • 2017-07-23

    《传习录》第三天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为善去恶就是格物,也就是说要做到“仁义礼智信”。...

  • 【传习录读书札记06】格物致知:尽心知性

    传习录读书札记06:格物致知:尽心知性 【六】尽心知性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王阳明和朱熹对它的解读完全不同。 朱...

  • 28实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

    姜忠学的心学课(抖音)学习笔记 三、《同修传习录》专集 第26:实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 邓艾民注版本《传习录》第27...

  • 父母为什么理解不了你的累

    #父母为什么理解不了你的累#竟然上热搜了? 这话题,最近很多次出现在了答题中 在答题任务中出现 在知乎问答里出现 ...

  • 格物致知(二)

    10.27:读《传习录》—格物致知(二) 明朝 【王阳明】: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致知”云者,非若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里多次出现“格物致知”如何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ze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