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札记06】格物致知:尽心知性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1-11-26 06:00 被阅读0次

    传习录读书札记06:格物致知:尽心知性

    【六】尽心知性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王阳明和朱熹对它的解读完全不同。

    朱熹:“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也。”就物上求。朱熹的依据是:

    《孟子》之“尽心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

    《论语》之“博约”: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尚书》之“精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王阳明也很明确,心外无物,心即理,他说,“格物”是良知的产物,既致良知,便知“格物”。

    徐爱觉得老师说得在理,但不符合权威朱熹的理论,而且朱熹的解释有来自《尚书》、《论语》和《孟子》的依据,于是他就困惑了。

    王阳明首先告诫徐爱,你既然没想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探究,怎么可以拘泥于权威的学说?王阳明举例说,子夏笃信孔子的说教,曾子则反求诸己,子夏不如曾子。朱熹尊信二程的学说,但当他不能理解的时候,又何曾盲从过?

    唯权威,还是唯真理,这是治学的原则问题,王阳明首先要讲清楚。然后王阳明才开始给徐爱解疑答惑。他说,我的学说和先贤的教诲并不矛盾,是朱熹牵强附会圣贤之说。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曾经提出过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分别对应仁、义、礼、知。这是他在论述人之性本善时说的,在更大的范畴,除了这四心,人还有没有其他心,不得而知。

    尽心、存心,不太好解释,但可以意会。

    性,在人是本性,在物是属性、特性。这种物性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微观的物理化学属性不一样,可能更类似于功能属性,与天道有关。

    我国古代所谓的天道,实际上主要是关乎人的道,很少研究纯粹的自然世界的运行之道,约略说来,就是与国家治理有关的道,不是自然科学。举个例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说得是社会活动要适应四季运行的规律。

    《中庸》之至诚尽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王阳明认为,本性是人心的本体,天道是本性的本源。尽心就是尽性,只有最纯粹的人,才能尽性,知天地之化育。知,是治理、管理的意思。知天,就是完全通晓天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理解为自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意思。

    存心,是心没有完全尽,事,事父事君之事,事天,就是敬畏天道,遵守天道,还没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俟天,对天道还没有认识,是初学者的境界,还需要不断努力。

    根据王阳明的解释,孟子所说的君子三重境界应该这样理解:

    境界一“尽心知性知天”:尽心,就能主动掌握万事万物的本性,那么就能通晓天道而行事;

    境界二“存心养性事天”:存心,顺应万事万物的本性,行事就能顺应天道;

    境界三“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无论自己的处境如何,能够始终如一完善自己,不去管天道如何,也可以安身立命。

    《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无论是天生就知道,还是通过学习知道,还是经历磨难后知道,只要最终知道了,都没有区别;无论是自然而然就做到,还是通过训练做到,还是通过努力做到,只要最终做到了,都没有区别。

    王阳明认为,“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之人能够达到的境界,“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之人能够达到的境界,“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之人能够达到的境界。

    朱熹:“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理也。”朱熹应用孟子的话,是要说明,格物就是尽心,即物就是知性,穷理就是知天。

    所以,王阳明说,圣人能尽心,贤人能存心,初学者只能修身俟命。但朱熹颠倒了修身养性的顺序,认为格物致知就能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境界,让初学者一步登天做到“生知安行”,这怎么可能呢?所以搞得初学者反而无从下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读书札记06】格物致知:尽心知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wb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