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里,我更喜欢安静地聆听。
所以,那么热爱跑步,却很少热烈地、充分地向朋友口头表达,提到跑步很兴奋,却总觉得没有把它的好处、妙处说清楚。
蹩脚的口头“推销”不成,但我的行动还是产生了点影响力,跑完拍照、截屏分享给朋友,那份快乐溢满双眼,兴许我没说多少,但是喜悦的表情都被朋友们捕捉到了吧。如今,身边好多朋友开始跑步,有些也坚持了一些日子。我们之间共同的话题又多了一个。
2019年室内跑,2020年开始户外跑。跑了一年多的户外,体能技巧更方面增强,跑感逐渐好,跑的兴趣日益浓厚,第一次进入精神状态非常“嗨”,非常着迷跑步的阶段,人瘦了,体脂率降到24上下。我继续欢快地跑入2022年,左脚却在二月莫名受伤,不得不停下来,心里苦闷得很。
执拗过,坚持过,不甘过,最后还是不得不败给现实,只能停跑。过了大半年,脚痛渐渐好转,我便从这个春天开始,慢慢恢复长跑的频次和距离。
六月,我的跑步感觉又回到了“嗨”的阶段,我开始学习他人跑二休一,每次十公里,从夜跑改为晨跑。
晨跑,纯粹是为了减脂。
爱美食的我,自从不跑步,身子圆了许多。再则,好似最近这个十年来,人没有瘦过。人到中年,总得做点没做到过的事情,尝试一些新的体验吧。于是,跑步减肥,清晨刷脂,完成近年夙愿——首个半马,成了我起床的动力。
“叫醒你起床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的确,一旦醒过来,想起今天要晨跑,人马上清醒过来,迅速穿上前一晚准备好的跑步装备(上班日都不会提前一晚做准备)。
第一次尝试连续两天跑十公里,跑步的第一天,十公里轻松拿下。跑步的第二天,全程感到费力。
整天肌肉无力,爬个楼梯累死,拽个东西使不出力气。每踏一台阶,腿部的每一条肌肉都在“摇头晃脑”“咬牙切齿”地拽紧用力,却很快疲惫地“退下场”,我不得不放慢登楼,细细体会它们的努力。
我并未改主意,继续跑二休一。我知道,全身的肌肉会被锻炼出来;我知道,我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我还可以再跑五公里。”跑完拉伸的我开心地向一旁的老先生说道。
“那你跑呀。”头回陪我奔跑十公里的老先生笑着回应。一看就是不相信的小样儿。
“今天不跑,我要留着劲儿,明天继续。试试连续几天十公里是什么滋味。我要把每一次疲惫的跑当成半马的后半场来感受。”
是的,当初跑两公里就累趴的我,就是想着把跑不动的疲惫感,当作长跑的后半场来感受来熟悉。
跑二休一,我习惯了。
接下来,再将跑程拉长,15、18公里,然后在一周后跑个半马,想想都激动,马上就要实现了!
回顾这四年的跑步历程,每一次的进步都充满喜悦,每一次的尝试都充满乐趣与惊喜。
2019年7月开始跑步机上跑,从丝毫不运动养成每周跑步三四次。坚持了一年,真把我的“腰椎盘”治好了,惊喜,连过去总是凑热闹困扰我的膝盖难受也好起来了。
2020年9月开始户外跑,从跑两公里就感叹一大堆,被善跑的老同学吐槽“真能写”,到一口气跑四五公里,高心率慢慢降下来,人越来越轻松,越来越精神。
2021年5月开始拉长跑程,头一回跑了六公里,一晚上没睡好,脚抽筋,全身酸痛,双腿怎么放都不舒服,胸口发闷,辗转了一晚。
如此一茬后,慢慢挺进7、8、9、10、12、15公里,7月在钱塘江边的15公里跑完,十足感到还有力气继续跑,估计半马能力在线了。可惜Y情断了我的半马念想。
2022年在不解与难过中停下了奔跑的脚步,安心治疗左脚,老实待在家中。实在熬不住想运动,便办了游泳卡,重新扑入水池。
运动能力向来弱的我,是一名跑渣更是一名游渣,游泳这么长时间,永远是“慢镜头”,身后一个个健儿很快就超越我,幸好心态不错,就是图个全身动一动。
2023年3月开始增加跑量,逐渐恢复长跑的能力。尝试每次都跑十公里,尝试保持低心率跑进平均配速7分半、7分、六分半。最终若能跑到6分,一小时跑完十公里,这样清晨运动时间就不会很紧张,我就太开心了。
跑步的快乐就在于,一次次突破原来的水准,实现小目标后的开心难以言喻,也使得自我掌控感大大增强,自尊水平、效能感也随之增强。
不说容颜如何变好,不说体态如何健美,就说精神层面,因为跑步,我整个人更加积极向上,更能耐挫,看问题更正向。感恩遇见所有帮助我养成跑步习惯的老师、朋友,让我有机会享受人间这一美好。
所有的好,让我毫不犹豫地想一直跑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