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变:昔日友邦 今日雠仇
公元648年四月的一天,一支由三十多人组成的队伍出现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半年来,他们离长安、出玉门、经安西、过吐蕃、历尼婆罗(今尼泊尔),风尘仆仆、精疲力竭。此刻,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欣喜。因为他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天竺。
他们,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派遣,前往出使中天竺,觐见戒日王的大唐使团。而他们的首领,是右率府长史王玄策。
远处,已经能隐约看到天竺国的军队,衣着华丽、策马而来。对他们,王玄策是熟悉的。早在四年前,他就作为副使,跟随朝散大夫李义表来到过中天竺,觐见过戒日王陛下。
唐朝和天竺的友谊源远流长。隋炀帝时,著名的外交家裴矩就代表隋王朝出使西域各国,但由于道路险远、雪山阻隔,最终没能到达天竺,并引为憾事。唐高宗武德年间,天竺大乱。中天竺戒日王尸罗逸多领兵征战多年,终于确立了在整个天竺的权威地位,让东西南北四方天竺北面称臣。
此时,大唐著名高僧玄奘西行求法,受到了尸罗逸多的热情欢迎。贞观十五年,尸罗逸多遣使赴长安朝拜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命云骑尉梁怀璥持节出使中天竺以示抚慰。听闻使者前来,尸罗逸多赶忙出宫膜拜使者,并当着万千臣民,将唐太宗亲赐的诏书戴之于顶,崇敬之情无以复加。随后,复遣使者随梁怀璥回访大唐。唐太宗感戒日王之诚,便任命李义表再次出使天竺。而王玄策本人就跟随李义表,第一次来到了天竺。
王玄策至今还记得初到天竺的盛况。
入都城之日,尸罗逸多遣众臣出城迎接,国都之中万人空巷,争相围观使团阵容。王宫外,尸罗逸多率群臣向东整齐列队,以最隆重的礼节接受诏书,然后,将象征友谊与和平的火珠、郁金香和菩提树献给使团。同时,王宫内外高呼“万岁”之声震天动地,李义表、王玄策和使团全体人员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大唐天威、万里归服……
就在从思绪回到现实的一刹那,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感觉到情况有点不对劲。对面的天竺官兵们并没有表现出欣喜和欢迎,而是将手放在了腰间的长刀上。
不好!王玄策心中暗叫。
已经晚了,只见天竺士兵们纷纷抽刀在手,呐喊着向使团扑来。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经过短暂交手,包括正使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在内,三十多人悉数被擒,使团携带的大量贵重礼物也全部被抢掠。
在被押解和囚禁过程中,王玄策才大致弄清了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早在使团旅行途中,中天竺就横遭突变:戒日王尸罗逸多于恒河沐浴时溺亡。北部天竺局势大乱,戒日王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乘机篡位自立。他自知得位不正,担心周边的强国,特别是与戒日王友好的大唐干涉,索性一不做而不休,派兵袭击了唐朝使团。
天罚:使臣怒目 借师问罪
严峻的形势摆在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面前。但最终,他们居然逃出生天。
史官运笔,惜墨如金。无论是两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王玄策、蒋师仁二人是如何逃脱阿罗那顺的囚笼的。日本玄幻小说家田中芳树曾以王玄策的故事为蓝本,创作了小说《天竺热风录》。书中,是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戒日王尸罗逸多的妹妹拉迦室利公主救了王玄策,帮助他逃离天竺。真实的情况如何,我们今天已经无从得知。
不管怎么说,此时的王玄策完全可以沿着来路重回大唐长安,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他要对背信弃义的天竺叛臣兴师问罪、讨还尊严。原路返回、禀明圣上、大军翻越沙海雪山明显不具备可行性。唯一的办法是就近求援、借兵讨伐!
主意打定,王玄策便和蒋师仁再次爬冰涉雪,翻越天险喜马拉雅山,来到吐蕃。吐蕃是刚刚统一、实力强劲的新兴大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已经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两国关系正在蜜月期。
面对九死一生赶来乞师的王玄策,松赞干布当即答应派出精兵千余归王玄策调遣。王玄策转而又来到吐蕃邻国尼婆罗,鼓动唇舌借来七千骑兵助战。二人还传檄周边各小国,旬日之间就建立起一支万余步骑组成的多国联军,浩浩荡荡杀奔天竺而来。
和王玄策、蒋师仁的成功逃脱一样,史书也没有详细记载王玄策的征战过程。大唐联军与天竺军队大战于茶镈和罗城,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取得了斩首三千级,溺死万余人的重大战果。王玄策遣副将蒋师仁乘胜追击,一举将阿罗那顺本人和千余人擒获。残余敌人奉阿罗那顺妻子和儿子据守乾陀卫江,企图继续负隅顽抗。蒋师仁再次进攻,俘获阿罗那顺王妃、王子及余部一万二千多人,杂畜三万,五百八十多座城邑望风而降。
面对大唐联军一连串的胜利,连东天竺王尸鸠摩也深受震动,赶紧给联军送来牛马三万匹,此外弓箭、刀矛、宝缨络等物不计其数。迦没路国也为联军送来了奇异宝物,还送来了地图,对大唐俯首称臣。他还向王玄策请老子象。大唐天子以老子后裔自称,举国上下推崇道教,迦没路国国王此举,尽显归顺向化之意。
至此,王玄策几乎以一人之力,取得了征伐中天竺的最终胜利,大唐王朝在天竺和南亚的影响,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面对胜利,王玄策并没有在天竺过多停留,而是将叛乱首恶——阿罗那顺关入囚车。一雪前耻的王玄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带着俘虏和珍宝返回大唐。
在长安宫城,听完了王玄策的汇报,唐太宗才知道在这绝域万里之地,还发生这样一场因使臣被劫引发的多国战争,而且取得了胜利,这让他龙颜大悦。
阿罗那顺的结局不得而知,但无论是斩首阙下,还是终身囚禁,都已无关宏旨。而王玄策则被唐太宗擢升为朝散大夫,登上了仕途和人生的顶点。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无论对王玄策还是唐太宗,这句话都恰如其分。
除了战俘和珍宝,王玄策还带来一名叫那罗迩娑婆的印度方士,这正中希望长生不老的唐太宗下怀。由于服食他修炼的丹药,中毒日深,唐太宗次年就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即位的高宗对修炼飞升之事深恶痛绝,王玄策自然受到牵连。虽然并未获罪,但他的仕途也走到头了。
高宗朝,王玄策又一次出使天竺,从此便湮没无闻。他平定中天竺的功业,也最终只剩下零星史料、只言片语。尽管如此,王玄策以一己之力平定中天竺的事迹,却深刻影响着印度和南亚历史走向,并和大唐无远弗届、声震寰宇的威望一起,定格在历史永恒的瞬间。
天命:良机错失 遗祸久远
“一人灭一国”,虽然略显夸张,但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王玄策彪炳史册的事迹。然而千载之下,对于王玄策征讨中天竺的行动,以及唐王朝随后的战略,笔者还是有一些看法。
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开始,到唐高宗初年,唐王朝对西北、西南边疆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征伐战争,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北灭东突厥和薛延陀于漠北;臣服吐谷浑于西境;平高昌、征焉耆、定龟兹,覆灭西突厥,唐王朝在中亚声望如日中天,一扫高祖臣服于突厥、太祖被迫立便桥之约的屈辱,大唐天子成为中原和西域各国共同拥戴的“天可汗”。
然而,辉煌之下,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却逐渐成为大唐的劲敌。虽然有文成公主进藏的佳话,但从太宗到高宗,吐蕃与唐朝反复争夺于西域、河陇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应该继续采取贞观初年扶持西突厥,对付东突厥的“远交近攻”之计,对地处吐蕃之南的天竺加以扶持援助,即使不能收南北两面夹击之效,至少也能起到掣肘吐蕃的作用。就在王玄策使团即将到达天竺之时,大唐西南边境诸蛮降而复叛。唐王朝当即调遣巴蜀十二州兵马前往征讨并大获全胜,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通西洱、天竺之道”,进而联络天竺,对付吐蕃。
如果说,戒日王尸罗逸多时期天竺内政平稳,唐朝只能通过外交途径对天竺施加影响,那么在王玄策底定阿罗那顺之叛,以仲裁者身份出现在天竺各方势力中,并享有无可争议的崇高声望之时,为什么不能利用大唐王朝巨大的影响力,对中天竺及各派政治势力进行重新布局、施加一定影响,进而使其发生有利于唐王朝的转变呢?
与中国专制传统和中央集权历史悠久不同,从古代天竺到近代之前,印度一直是一个松散的政治共同体。诸侯争霸又长期共存是其常态,从来没有出现过能够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的大帝国。即使在戒日王统治时期,中天竺也只是全印度名义上受到尊崇的“共主”。这也是印度在历史上屡次被异族侵略奴役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王玄策,以及唐太宗完全可以循安西都护府先例,在天竺建立旨在团结各部力量,共同遏制吐蕃扩张的国际机制。开元年间,中天竺、南天竺曾遣使大唐,乞师征讨大食、吐蕃,玄宗下诏,钦赐其名为怀德军。可见对于强邻吐蕃,天竺也有遏制其扩张的主观意愿,王玄策、唐太宗完全应该加以利用和引导。但遗憾的是,这一切最终没有出现。
虽然王玄策能在山穷水尽之时,凭一己之力实现惊天逆转已然难能可贵,但在这一点上,还远不如他的前辈——东汉的班超出色。
西汉灭亡后,匈奴趁王莽之乱、两汉交替,中原王朝无力西顾之机,控制西域各国,屡次进犯河西地区。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受大将军窦固之命,班超出使西域。他凭借手下三十六人,在鄯善出其不意发动突袭,将企图拉拢鄯善的匈奴使者全数击杀,迫使鄯善倒向东汉。随后在于阗将存心与东汉为敌的国师设计除掉,迫使于阗也归附东汉。接着,班超又派遣部下田虑,单枪匹马废黜了匈奴帮凶龟兹在疏勒拥立的傀儡国王兜题,赢得了西域民心。杀匈使、斩国师、去傀儡,桩桩是斩首行动,件件是以寡击众。班超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在未动用东汉大军的情况下,最终将西域各国重新团结在东汉王朝的旗帜下,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
相比之下,王玄策虽然取得平定中天竺的不世之功,但除了彰显大唐天威、名垂史册之外,对唐王朝巩固和扩展国家利益并没有多少实际效果。阿罗那顺之乱被平定后,天竺力量削弱,吐蕃的扩张更无后顾之忧。唐高宗时,吐蕃占领吐谷浑,并以此为基地攻陷唐安西四镇。高宗遣大将薛仁贵统兵十万征讨,在大非川一战中被吐蕃四十万兵马包围,几乎全军覆没,吐谷浑被吐蕃完全吞并。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边军内调平叛,吐蕃乘机大举进兵,攻陷关中、陇右、剑南数十州,甚至一度占领长安,幸得郭子仪等名将奋战,唐军才克复都城。但在驱逐外寇、平定藩镇的两线作战中,唐王朝也逐渐走向衰亡。
王玄策的功绩已经凝固成史书上几行简短的文字,而他身后的大唐虽然璀璨无比,也终将褪去天朝的荣光,永远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作者 田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