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我有幸参加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十届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三地青年同根同源,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旅途中,我对香港的欢迎午宴印象独特,深切体味到蕴藏其中的港地美食文化。
弥漫着历史云烟的香港,饮食文化根源于粤菜,同时受西方文明的深刻影响,形成“融贯中西”的风格。香港宴会“分餐制”的形式颇能体现中体西用的特色:主人会照顾客人的口味点菜,上菜时分成每人一小份食用,有人戏称“大陆围餐是大锅饭,西式分餐是独立自主,港式分餐是包产到户”。
香港文化多元奔放,在饮食上更是不乏“中菜西做”“中式西餐”等舌尖上的创新典型。这颗“东方之珠”在世界范围内兼收并蓄,形成别具一格的餐饮宴席文化,在舌尖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酱烧琵琶鸭伴蜜饯叉烧滋味隆重,色香诱人。鸭皮薄透如纸,鸭肉酥脆甘嫩,素有“形如琵琶、颜色金红、鸭肉飘香”的美誉,可谓“形色香味”齐全。精选半肥瘦的黑猪制作叉烧,烈火猛炙后浇上玫瑰露,外皮甜脆迷醉,内里肉质软嫩,香甜霸道又个性鲜明。
宫保虾仁令人眼前一亮。宫保菜以宫保鸡丁闻名,不过我认为这道宫保虾仁更摄人心魄。虾仁本身清新爽口,即使身处酸甜香辣的酱汁中亦能“独善其身”,保留弹脆鲜甜的本味。这酸甜不腻,辣中有鲜的小荔枝口儿,川香浓郁伴着港味悠远,堪称“虾仁之绝唱”。
鲜菌牛柳粒是中西结合的代表作。西餐作为港菜的DNA之一,西式烹调已深深铭刻在港人的味觉记忆里。黄油块被灼热的铁板液化,放入牛柳粒、新鲜菌菇和芦笋,分别煎至六七成熟,沥干后加各色甜椒,冷锅热油猛火快炒。整道菜镬气缭绕,松爽弹牙,齿颊留香。
椰果紫米露口感层次分明,滋味清爽甜蜜。按照港宴的传统,桌上出现甜品暗示着宴席已走向尾声。粤语语境中,甜品被称为糖水,紫米和椰奶相互融汇,入口幼滑,甜糯碰撞,又被椰果软韧的嚼劲悄然中和,醇香暖胃,绝不发腻缠人,是一场盛宴完美的悄然收尾。
港宴里的几道菜品知微见著,承载着厚重的香港饮食传统,激荡出餐饮江湖的时代风潮,指引我通往感知、探寻港地美食文化的皇后大道东西南北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