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给学生上网课,上的是《诗经》中名篇《关雎》和《蒹葭》。
不知在线学生学得怎么样,有没有收获,反正通过课前备课、再次学习,我是有收获的。
就把我对《蒹葭》的一点认识和理解,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蒹葭》写的是境,而不是遇。这里所说的境,或曰意境,指的是诗人的意识中的景象与情境。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而意则是情与理的统一。在《蒹葭》这样的抒情性作品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蒹葭》写的是实人实景,但又朦胧缥缈、扑朔迷离,既合乎自然,又邻于理想,可以说是造境与写境、理想与实际、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范本。
说到朦胧缥缈,立马会想到本诗的主旨。自这首诗诞生后,千百年来,历来歧见纷呈,莫衷一是。多数人认为是追慕意中人;但也有的说是为朋友相念而作,有的说是访贤不遇诗,有人解读为假托思美怀人、寄寓理想之不能实现,有的说是隐士“明志之作”。总之,仁者见仁,没有定论。
诗中的主人公,飘忽的行踪、痴迷的心境、离奇的幻觉,忽而“溯洄”,忽而“溯游”, 往复辗转,闪烁不定。而那个只在意念中、始终不露面的“伊人”,更是恍兮惚兮,除了“在水一方”,其他任何情况,诸如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外貌、心理、情感、癖好等等,统统略去。彼何人斯?是美女?是靓男?是恋人 ?是挚友?是贤臣?是君子?是隐士?是遗民?谁也弄不清楚。
这种所谓的谁也弄不清楚的艺术特性,充分地体现了《蒹葭》独特魅力:朦胧之美和含蓄之美,两者相结合,美到了极致!。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含蓄应该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予人以思考的余地;蕴蓄深厚,却不露形迹,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以简驭繁,以少胜多。
诗中依赖于含蓄的功力,使“伊人”及“在水一方”两种意象,引人思慕无穷,永怀遐想。“伊人”的归宿,更是含蓄蕴藉,有余不尽,只以“宛在”二字了之——实际是“了犹未了”,留下一串可以玩味于无穷的悬念,付诸余生梦想。
不管我们从那个角度来读《蒹葭》,诗中表达的内容都是一种美好的、积极的东西。诗中悬置着一种意象,供普天下人执着地追寻。我们不妨把“伊人”看作是一种美好事物的象征。比如,是深埋心底的一番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是一直苦苦追求却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是一场甜蜜无比却瞬息消逝的梦境;是一方终生企慕但遥不可及的彼岸;是一段代表着价值和意义的完美的过程。甚至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是一座灯塔,一束星光,一种信仰,一个理想。
正是有这样的积极意义和象征寄托,我们今天把这首诗编入部编语文教材,让广大青少年学子从中汲取营养。所以我可以这样说:《蒹葭》这首诗,它是一首美妙动人的歌谣,让我们传唱了三千多年,今后还要唱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