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蘅芜君:
首先,因为意识形态及政治原因,很多人把《红楼梦》看成是一本反封建的书,林黛玉,贾宝玉是冲破封建的叛逆者,薛宝钗是封建卫道士。这本身就是极其幼稚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曾经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曹雪芹,在晚年回忆起少时那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家族,回忆起那些各美其美的姐姐妹妹。人生迟暮,纨绔子弟与家徒四壁都经历过的人生更给了他无限感慨,这才有了《红楼梦》。而不是什么曹先生风烛残年脑袋一热他要去反封建了,所以,《红楼梦》是用小说写出来的回忆录,承载的是曹公对每个红楼女儿的悲悯心。所以,薛宝钗不是一个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更不稀罕所谓宝二奶奶的名分。
如果说林黛玉求的是贾宝玉的真心,那宝钗希望的实际上是士人对于天下的赤诚,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是大观园里的士,是放在小儿女中有些格格不入的读书人形象。读者不喜欢薛宝钗,认为她奸,她虚伪,其实也情有可原,因为在少男少女还懵懵懂懂谈情说爱的时候,宝钗已经在思考家族的颓势和天下的危机。
少年老成,宝钗是老杜的心少女的皮。诚然,比起“我只在乎我的心”的林黛玉她少了一丝热情少了天真俏皮,所以自然,皮里阳秋之人读来的宝钗就成了奸邪小人,其实相对于愁眉苦脸的“古来白骨无人收",“斗酒十千恣欢谑"是何等洒脱与豪放。但是豪放与自由属于盛世,不属于日薄西山的时代,不属于外实内空的薛史王贾。
宝姐姐的悲剧,不是什么“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弃妇之悲,而是女儿身禁锢了她一番作为的悲,是有心无力到最后自身尚且难保的悲,是士人,真正的读书人千百年来求太平图奋发却命如草芥人微言轻,历史车轮碾过的大悲。
宝姐姐,不是小人,恰恰相反,她是真君子,她也可以质本洁来还洁去,可是她选择站出来。吟诗作对,悲春红落尽固然美,但是才子佳人的小说不缺这样的,古往今来的历史也不缺。可是一个有这“老吏”之心的宝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唯一一个,她是一个全新的,独树一帜的女子。
宝姐姐的美,更是有这体贴温柔的女儿之美,更有着匡国抚民,兼善天下的大美。这一点,林黛玉,贾宝玉都是比不上的。纵观全书,罕有其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39494/7a7aadfe3f5b3da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939494/891099761e235fa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