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二十二

作者: 浣云 | 来源:发表于2021-07-15 15:51 被阅读0次

(课堂练习二十二……)

        七绝  夏夜杂兴

月满枝头花着露,风摇竹影蕴诗情。

清欢日子闲中品,莫问穷途第几程。

        七绝  雹雨过园有感

黄昏雹雨摧花落,满地狼藉剩几枝?

莫叹世间有凉薄,世间凉薄不惊奇。

(以下信息来自君诺老师课件分享……)

《简社》绝句写法练习之二十二,“莫怪”…

本节练习含两种用法,先分析例诗

感怀

南龛坡前听鹧鸪,时乖运舛焉自如。

莫向佛前稽首拜,不妨此生做糊涂。

贾岛《赠人斑竹拄杖》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

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李商隐《宫词》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王恭《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七律中也多有应用,常用于尾联,

如高适《夜别韦司士》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总结:在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莫愁"、"莫道"、"莫言"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补充说明第三句的含意。

有一个共同点是,对应“莫怪”、“莫嫌”、“莫向”、“莫算”、"莫愁"、"莫道"、"莫言"等词,第四句也常用“不妨"、“应是”、"恰是”、“只有”、“只在"等意义的助词来加强语气和强调。

不怨

旖旎风光漫石矶,红男绿女失所依。

攀花折柳佳丽地,莫怪韦郎夜不归。

郑谷《席上赠歌者》

花月楼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壶。

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

王儒卿《寄吴郎》

旧事巫山一梦中,佳期回首竟成空。

郎心亦是浮萍草,莫怪杨花易逐风。

总结:与前用法不同,“莫向”、“莫怪”等字用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但表意相同。具体用时依习惯及表意、节奏而定。

作业:任选用法写一首七绝,主题自定。作品发群或小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堂练习二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fm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