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想法原创文字集
怎样解读“吃苦”的本性?

怎样解读“吃苦”的本性?

作者: 理查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8-01 23:44 被阅读24次

建军节的夜晚,暴雨骤然而至,却戛然而止,来得粗犷豪爽,不像秋雨的缠绵徘恻,散乱如丝,乱人心扉。突如而来的暴雨,未曾让人熟识,便扬长而去,短暂的清爽,瞬间烟消云散,空气中又恢复到了如初的模样。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空气好像也凝住了。天气燥热般的感觉,仿佛人们给一点星火就会引起爆炸似的。

深夜以致,洗去一天的焦躁,躺在床上,聆听着罗辑思维公众平台上的信息,构思着今天简书的结构层次。伏天雨后,天气异常的燥热,在这样的天气印衬下,我听到了罗辑思维中一篇《到底什么是“吃苦”》的文章。

“吃苦”,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印象中从小到大,家长、老师经常对我们说,现在多吃点苦,考上大学就舒服了。然而考上大学后,又听到类似的话语,现在多累点、多吃点苦,工作之后就轻松了。可是对于工作已然十年的我来说,现在最经常听到的是这样一句话:别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仿佛每个年龄段,对于“吃苦”都有不一样的解释,那么到底如何才能算作“吃苦”呢。

对于“吃苦”,绝大多数人理解,吃苦就是受穷受累。所谓受苦也好,受累也罢,都只能算作对“吃苦”不完整的一种诠释。在当今这个衣食富足的社会,受苦受累已不能很好的解释“吃苦”的蕴意。当代的“吃苦”,更多要求我们跳出现有模式,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正所谓“别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正如罗胖解读何为“吃苦”阐述的那样:我们这个时代的吃苦,它本质上是一种自控能力。正像邓宁.克鲁格心理曲线图解释的那样,我们自出生到步入社会前夕,慢慢的,让我们自我内心逐步站在了“愚昧顶峰”,这时的我们逐步被我们并不了解的高墙所包裹,逐步忘却了初心,忘却了信仰。当步入社会后,渐渐发现,自己的无知,瞬间从“愚昧顶峰”跌落至“绝望之谷”。“绝望之谷”,给了我们可以维持生活的一切资源,包括车、房、稳定的工作等等,然而深陷“绝望之谷”,磨光了我们自己最初的信仰、最初的梦想,高墙也被修筑的越来越高。渐渐的,有些人习惯了,不愿意,也不想跳出现有舒适区;渐渐的,有些人开始意识到了,需要改变,开始尝试跳出去,然而想想自己每天受苦受累,先歇歇吧,过段时间再跳出舒适区也来得及;渐渐的,有些人乐意了,即便自己每天都在“吃苦”,每天受苦受累,想想稳定的工作,想想车、房,深感舒适区的曼妙。

然而还有这样一群人,同样深陷“绝望之谷”,同样在舒适区徘徊,但为了求知,为了信仰,为了初心,毅然决然选择跳出舒适区,跳出高墙,重新开始一种自我喜欢的生活。这种生活,也许没有曾经的舒适,没有曾经稳定的工作,没有外人羡慕的眼光,但绝对有不断颠覆式创新的新知,绝对有新世界的灿烂辉煌,绝对有信仰追随的曼妙。跳出舒适区,跳出高墙,重新抉择,让自我重新从第二曲线跃迁。跳出舒适区后,我们会发现,再也没有任何人会像曾经舒适区时,指导、点评,对于问题再也没有唯一的解答。跳出舒适区后,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交流,不断颠覆式创新。这时的我们,“吃苦”,更多成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受苦受累,由身而出。自控力的“吃苦”,由心而至。这时的“吃苦”,是突破阶层、维持阶层的一个主动的方法。

其实不仅我们自己,所有人、事、物的成功都离不开吃苦,而所有正确由心而出的“吃苦”均产生于自控力的掌控。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2周年的日子,1927年8月1日,中国国民革命第一军在南昌打响了第一枪,从而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的序幕。92年来,诸多革命先烈为共和国的建立、为解放军的创大、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遥想南昌起义,诸位领导人,如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陈毅、刘伯承等,原本都有着令人羡慕的事业,但为了帮助祖国早日摆脱贫困的状况,为了心中各自的信仰、梦想,先烈们毅然决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跳出舒适区,摆脱高墙的控制。先烈们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身体上受苦受累算不了什么,为了心中的信仰、梦想,用自控力达到了真正的“吃苦”,最终苦尽甘来。

先烈们因为敢吃苦,才得以坚持,也正因有了坚持,才最终成功。然而现在我们绝大多数家长,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终点线上,一味强调孩子的成绩,一味强调孩子的课程,一味强调孩子的学业,却忽视了何为“吃苦”。倘若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吃苦,不要一味强调孩子身体上受苦受累就可以了,也不要只是对孩子物质激励或惩罚,而是要让自己的孩子,明白“吃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控力所致,需要在一件事情上长期坚持,才可以苦尽甘来,略有成就。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输在起跑线,赢在终点线。

何为“吃苦”,跳出舒适区,跳出高墙,释放内心的恐惧,用自控力去调配自我内心的恐惧,坚持不断学习,坚持不断交流,坚持不断成长,坚持去做一件事,成功跃迁至第二曲线,循环流转,这样方为“吃苦”,苦尽甘来,方得始终。

怎样解读“吃苦”的本性?

相关文章

  • 怎样解读“吃苦”的本性?

    建军节的夜晚,暴雨骤然而至,却戛然而止,来得粗犷豪爽,不像秋雨的缠绵徘恻,散乱如丝,乱人心扉。突如而来的暴雨,未曾...

  • 怎样算吃苦

    也许只有低贱到尘埃的卧薪尝胆 才不辜负 以后那份高贵到天空的破茧成蝶

  • 吃苦

    怕苦是人的本性。 记得小时候,特别不愿吃苦瓜。大人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吃苦瓜的若干好处,心底却从未引以为然。 那时打心...

  • 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有感(三)

    怎样解读教材

  • 有一种成功的“捷径”

    今天听完了核聚老师在“有讲”平台上的最近一期直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对“吃苦”和“生存”的解读。“吃苦...

  • 违背本性会怎样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说明柔弱的本性会改变,但无知的善良和被道德感绑架的本性是否可以改变? 公公有点不舒服去医院检查...

  • 什么是吃苦?

    大多人对吃苦的定义是怎样的?是贫穷吗?其实我们多数人对吃苦的含义理解得太浅了,穷根本不是吃苦,穷就是穷,不是吃...

  • 怎样让孩子吃苦?

    同事小乐的儿子今年上初二,不爱学习,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小乐和丈夫怎么劝说都不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就是放不...

  • 怎样合乎本性地生活?

    奥勒留在《沉思录》卷五中多次写到“本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乎本性地生活呢? 如果此时你正为了生活而辛勤劳作,那...

  • 南京小茉家:孩子将来不孝顺的4个信号,第一个就必须立即纠正

    图 / 来源网络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不让孩子吃苦,最终孩子会让父母吃苦。 父母很多时候只想着怎样让孩子变优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解读“吃苦”的本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gh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