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设计

心理设计

作者: 翁晓帅 | 来源:发表于2021-07-19 08:05 被阅读0次

      某次在出行路上与一远方友人闲聊,也许是相隔遥远,接触与了解甚少,彼此之间的交谈难免出现不能理解对方之意,有错读、误读之嫌。随后,朋友便对我下了定义,说我对其进行了“心理设计”,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对方,用已经设计好的思维模式进行交谈。至此,我心头一震,眼前一亮,原来还有“心理设计”这一词汇。我需自省,了解其内在,以免再犯。

      关于“心理设计”,某网络搜索解释“设计个体或组织的心理结构与行为,以期实现卓越的心理效能、卓越的人际效用、卓越的艺术效果。心理设计是基于科学的艺术表现”。这个看起来是与设计有关的,而非与心理学有关。也许是我们误读了“心理”与“设计”这两个词语,只是简单地将其拼凑在一起。但就其谈话内容而言,我们在与人交往时,确实是在用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看待他人,心中早已有了一个模型,一个评判标准,甚至与对方交流中已然设计好了语言表达区域,当对方的谈话、言语与自己的思维出现偏差,我们便会诧异或者极力反驳。这不是观点的不一致,仅仅只是对方的回答没有达到你的心理预期,或者说你只是在寻找一个可以认同你内心观点与言语的人。当对方违背时,便会做出反击,其实原本在你心里,早已有了自认为的答案,设计好了一切。

      我不知道这个“心理”与“设计”是否真的可以组成一个心理学词汇,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交往中,是否真的已经做了心理设计而与他人相处,若如此,我们可能需要改变自我的相处方式。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没有人会局限于某一种状态,或者长期处于一种思维与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摒弃自己内心的设计,对于他人、对于自己、对于这个多元世界的设计,局限于自我的思维模式,这种设计方式只会让自己进行封闭,像一只蛹躲在茧里,与不同的人交往,如负重前行一般。抛开自我的心理设计,以探索的方式与人交往,感受不同维度、不同生活方式的精彩,体会亿万人的不同思维与格局,开拓自我的思维界限,在体会自己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可感知他人的精彩。

      心里设计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与人交往中设置的一道防护,以免他人闯入你的思维领域并打破它。其实不然,我们应该与他人的思维共融,借助百家之所长而丰富自己,在出现不同思维、不同理念时要全方位多面思考,以尽可能的做到周全,实现多元化。也可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最终天下大同的美好夙愿。

相关文章

  • 《设计心理学(套装全四册)》作者: 唐纳德·A·诺曼

    套装书目: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 《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 《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 《设计心理学...

  • 读《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

    作者唐纳德·A·诺曼。该书共四册,包括了《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设计心理学2:与复杂共处》《设计心理学3:情...

  • 秦银推荐的书单

    设计理念/基础知识/排版&字体 《设计中的设计》 《设计心理学1》 《设计心理学3》 《简约至上》 《触动人心》 ...

  • 设计心理

    今天讲讲个体行为吧。优先不得不承认的是人都是自私的也就是自我。而这一特点也大多被运用在互联网产品中,其目的不言而喻...

  • 心理设计

    某次在出行路上与一远方友人闲聊,也许是相隔遥远,接触与了解甚少,彼此之间的交谈难免出现不能理解对方之意,有错...

  • 设计心理学的原则和定律之冯·雷斯托夫效应

    在设计中,设计心理学无处不在。作为设计师也不能忽视心理学。一些人们心理状态和认知决定了人们面对设计作何反应、如何相...

  • 营销策略:利用人性开店

    好的营销方案都是设计者通过洞察消费者心理设计出来的。 消费者心理最常用的几项:从众心理、侥幸心理、虚荣心理。 从众...

  • DAY2

    设计心理学

  • 《狼》创意教学设计一则

    【创意设计内容】 梳理屠户心理及动作描写的词语,体会屠户前后的心理变化。 【创意设计说明】 屠户心理:“遇狼”—“...

  • 设计研究心理学,商业研究人性

    大家作为设计师,应该都学过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和《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这两本是比较经典必读的书 亲密性、对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kc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