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1】今日继续阅读《批判性思维》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语义模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日常的文字很多时候是歧义的,正是这种歧义,导致大家的理解不同,从而被误导。
有哪些形式的语言歧义?
1. 省略关键词
比如你在逛街时会发现一些商场会宣传“买一送一”,你以为是买一件衣服就送一件衣服,结果结账时才发现是买一件衣服送一双袜子。
所以这条宣传语中其实省略掉了重要的关键词“袜子”,而商家正是利用大家对“一”的错误理解,才特意设定宣传语的。
2.用范围模糊的词
比如某著名手机厂商会这么宣传,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你咋看会觉得这手机很好,充电速度这么快,但事实是大部分情况下都打不到这个要求,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也会大大折扣。
还比如一些产品宣传说,这个效果提升率多达40%,其实仔细发现就知道,这个数据是在特定场景下才会有的,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
3.用否定词引导我们理解成错误的对立面
比如你在电视上看到某新闻外交官说:“不支持xx独立”,你马上会理解成该国是反对独立,不支持并不代表反对,其实这句话里还有中间立场的可能。
如何利用语言歧义?
1.如果希望别人忽略掉某些不利信息,可以省略关键词
比如很多酒店会推出“五折房价”,其实你去实际预定的时候发现,所谓的五折仅仅是针对部分房源,部分时间,但这样宣传,很容易吸引消费者。
2.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产品有更高的评价,可以范围限定词上面增加“至多”,“高达”等描述词。
比如这款牙膏能消灭高达40%的细菌,你一听可能觉得这款牙膏很高,马上要购买,其实这款牙膏可能大多数情况达不到这个效果。
3.避免和对方产生冲突,可以使用否定词
比如朋友觉得晚睡晚起的人大多混的不好,利用早起可有效提升一天的工作效率,我内心其实是反对的,但是我们不想和他产生冲突,我可以说,我不提倡大家晚睡晚起,不过有些人就是晚上工作效果高,是适合晚一点睡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