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是一个烂大街的词,之前读过几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一直觉得批判性思维是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及理性分析,掌握之后不容易受别人影响和误导。直到看了《思辨与立场》这本书后,才发现原来对于批判性思维的理解是不准确的。
首先,批判性思维最重要的是批判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成为杠精来批判别人的想法。
保持思维的公正性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天然的文化遮蔽性,当你没有意识到这个遮蔽性的时候,你就会有双重标准:对别人和对自己是不一样的标准。你就失去了思维的公正性。

人的思维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较低层次的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无反省,常常依赖直觉,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自利性和自我遮蔽性。说简单一点,还是小动物的思维。
- 较高层次的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选择性反思,具备思维能力,但缺乏一贯公平合理性,对待自己和别人是双重标准。包括我自己,经常也处于这个思维层次中。
- 最高层次的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反省外显化,最高水平的思考技能,一贯地公平合理。这个层次很难。当然,至少我们知道还有这个思维层次存在,也是一种进步。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经常把自己的想法拿起来反思。比如:“我刚刚这样想,够不够公正?”,“我刚刚这样想,够不够深刻?”,“我刚刚这样想,有没有逻辑?”

反思,对思之再思。只有不断对自己想法进行反思、批判和提升的时候,才能做到认知上的不断精进。
防范自我中心主义
批判性思维的七个特点都是相互依存的:
- 认知谦逊:知道自己无知;
- 认知勇气:愿意挑战自己的信念。经常质疑自己过去说得不对,做得不对;
- 换位思考:拥抱对立的观点;
- 认知一致:对自己和别人持相同标准;
- 认知坚毅:克服认知惰性,面对复杂问题而不放弃;
- 信赖推理:依赖理性思考和推理;
- 思维自主: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摒弃认知的依赖性。
而其核心,在于迈出第一步,防范自我中心主义,对思维公平性进行评判,这样才有可能走出思维遮蔽性。毕竟,人都是认知吝啬鬼。大脑的特点就是省力,随着惯性,能随大流就随大流,能不用理性就不用理性思考。
如果大多数人如此,你能做到思维公平性,这是你的机会所在。
自我剖析
认识到自己的非理性,是非常有挑战的一件事。人很难不自我中心主义,因为这么多年考虑问题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
批判性思维最高境界:无我。无我不仅仅是思辨的方法,而且也是人生哲学。如果不从自己私利考虑,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你在生活中感觉到了任何负面情绪,请相信我,一定是你的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同样,如果我们把自我中心主义减弱一点点,都会幸福很多。
小结
认清自我中心主义,小心那些看起来理性、自动的想法,极有可能让我们丧失公正性,而丧失公正性就会失去理性的思考能力。
掌握批判性思维的要点之一,保持思维的客观、公平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