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苦”与“甜”

作者: 金枝不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6-01-14 21:27 被阅读188次

    我的奶奶,裹小脚,常年一身黑衣,96岁的高龄,让脸上开出一朵菊花。不知是不是苦日子过得多了,最喜欢的就是在小辈面前忆苦思甜,最爱吃甜食和水饺。

    许是年龄日渐增长,她对现在或是过去几年的记忆越来越模糊,却对她年轻时代的回忆异常清晰。就在这种模糊和清晰之前,不肯服老,不肯对自己的记忆力下降认输,越发的爱唠叨了,尤其喜欢回忆过去,回忆那段虽然物质的缺乏,却简单美好的日子。

    唠叨的时间长了,这些故事在我的脑海中清晰起来。她在那个年代的一举一动,通过她的诉说和我的想象渐渐丰富起来。就像是我在她面前,看着她不停劳作,收拾这个收拾那个,为这个家庭付出一辈子的心血。

    鱼骨头和蟾蜍爪的滋味

    老家住在沂河边,清澈的河水就像当时的日子一样清苦清苦的。爷爷把奶奶一顶小轿接来的那一天,风搅天搅地地吹了一天,没有吹吹打打,也没有鞭炮齐鸣,迎接奶奶的是孩子不停地出生和苦不堪言的生活。最让奶奶揪心的是没有吃的。但是,叔叔伯伯们都还小,爷爷又在县里工作,家里打的那点粮食根本就不够塞牙缝的。奶奶只好打起了“靠水吃水”的主意。她摸泥鳅,抓小鱼,逮蟾蜍……,能想到的方法都想了,还勉强能填饱孩子们的肚子。可是,遇上大旱年的那段时间,奶奶差点没有撑过去。奶奶说,实在是饿啊,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们吃完以后,她所能吃的,只剩下鱼骨头和蟾蜍的爪子。

    为了活命,她只能把鱼骨头和蟾蜍的爪子放在勺子里,在锅底还有温度的灰上烤一烤,喝上点水,闭着眼睛咽下去,这些东西经常把嗓子拉破了。

    大旱的时候,在干涸的河床上,在石头的缝隙中,会有一种灰白的土,叫做“观音土”。这种土,大人的肠胃比较好,能吃一点。但是,不能吃多了,这个东西只管饱,可是,不消化。小孩子是坚决不能吃的。对奶奶来说,地里的野菜、树上的叶子、河里的小鱼……这些我从没有吃过的东西,都是可以饱腹救命的。有时说到高兴的时候,她还会用没牙的小嘴砸吧一下,好像在回忆当时的味道,至于这种味道如何,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

    裹小脚的无奈

    奶奶走的又快又稳。用妈妈的话说,那是走起来一路小跑,这常常让我们忘了,她裹了一双小脚。她说自己干什么都快,她自己也引以为傲,可是,我听起来却倍觉酸楚。那时,爷爷在县里工作,吃食相对较好。为了偷偷地贴补家里,他会从自己的口粮里把干粮省出来,留给家里的孩子们吃。

    从我们老家到县城有70里远,虽然说不用翻山越岭,但是,要躺过好几条小河,走过好些段土路。那时,奶奶每周都会去城里一趟,经常是早上两三点钟出发,大概七八点钟就到县里了。我不知道这双小脚是怎样丈量这70里地。我只知道,自己在突发奇想的想去环游世界的时候,骑过一次自行车,在新修的柏油路上,歇歇停停地骑了3个多小时。每当想起这些,面前就是黄土路上那上快速移动的小脚。

    从县城回来的路上,她说自己走的更快。快点回家,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吃了一顿饱饭,而是想尽快把手里的粮食拿回家。在那个年代,她从来不在手上拎东西,都是把粮食缠在自己胸前。对粮食的渴望,会让过路的人兴起抢劫的念头。她经常说,“粮食拿到家里才是吃食,吃到嘴里还是自己的。”这种对食物的迫切需求和极端占有,也许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能体会。

    做布鞋的时光

    奶奶的记忆其实很清晰。但是,我却不能准确还原,到底是哪年发生的事情。因为她的时间概念是“我大爷多大时候的春天”、“我爸爸多大时候的夏末”等等。她的记忆一直以孩子的年龄为时间轴,对于习惯于历史的某某年的说法的我来说,就显得很是无所适从。

    家里孩子多,布就显得极为稀缺。孩子们又不能光着膀子上街,她想尽一切办法,就是为了能让他们能穿的比较不错。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光是让他们能够穿上衣服,已经耗费了奶奶所有的脑力。但是,孩子们要上学了,总不能光着脚丫吧。

    奶奶把所有的布头,布角都积攒下来,就是希望能帮他们缝上一双布鞋。她总能找到一块差不多的布,做一个对称的鞋面。从我能记事开始,就经常看到奶奶把布头刷上面浆,在太阳底下晒着。她一边晒太阳一边给我们做布鞋、做玩具。奶奶的针线功夫真是极好,她给我们缝制的布老虎活灵活现,可爱的不得了,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的玩具了。

    吃甜食的幸福

    也许是苦日子过多了吧。奶奶现在最爱吃水饺和甜食。她经常说,好吃不过饺子。现在,几乎隔三差五的吃,尤其爱吃肉饺子,我们都觉得腻得慌,她却不这样认为。小时候,就经常看到她剁肉馅,奶奶剁的肉馅又细又滑,包出的水饺个大肉多,是我们这帮孩子的最爱。其实,在我小的时候,虽然看着奶奶上一段下一段的包水饺,但是,经过我们这伙闺女小子你抢我夺。她真正吃到嘴里的,也就剩下我们不想吃的破饺子和饺子汤了。

    自从她的孙儿辈都工作了,她才真正能实实在在地吃上一碗饺子。这个孙子那个孙女的给她买好吃的,她却还是最喜欢吃饺子。有时,边吃还说,以前老辈的时候,哪能吃上这个?

    爱吃甜食,是奶奶的另一个特点。按理来说,她这样的年纪,应该少吃点甜的,多吃点素食。可是,奶奶却很喜欢蜜糖、蜜三刀、蛋糕、糖块这些甜食。她总觉得,吃甜食对她来说,就等于说是好日子。用她的话说,有好日子不过,哪有这种道理?

    吃了大半辈子苦的奶奶,见识了新中国成立的风风雨雨,也见识了国家富强起来的美好生活。用奶奶的话来说,“人啊,一辈子就是吃吃喝喝,以前过的是啥日子,现在过的是啥日子,只要不怕苦,总有甜的一天,我这辈子孩子孝顺,能吃饱穿暖,也就值了。”

    也许,就是这种朴素的思想才最珍贵,人生没有苦哪有甜,有时也要“忆苦思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奶奶的“苦”与“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kh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