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张说《蜀道后期》
已故作家林清玄有文章《与时间赛跑》,相当励志。不曾想,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张说,亦在与时间赛跑。只是,诗歌一点也不励志,不悲壮,是各种愁,各种遗憾的小心思。因为,诗人输了!
此刻的诗人,是离家的游子。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一个“客心”,便是一个漂泊的灵魂。羁旅的游子,思乡思归之情无可厚非。“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飘零感,会在某一个瞬间令人一发不可收拾。或是佳节盛景,或是一场寒雨细密,或是春草柳枝已绿,或是秋风萧瑟,或是明月皎皎……独独张说,似乎全然不为“外景”所动,一门心思“来往预期程”。李义山“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茫然无奈,在张说的心里,早已成了掰着手指头计算的笃定。
这种笃定,在张说之前《被使在蜀》一诗中一览无余。诗中说“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二十个字,字字虽是归心似箭,却又是信心满满约定。离开多长时间,何日归来,他都已给自己定下一个时间点,也就难怪诗人要“争日月”,要和时间赛跑了!掩卷默思,心里是暗暗好笑的。张说的小心思,便如此无遮无掩地袒露在字里行间 。好一个“预期程”!这一“预”字,便可知诗人之离乡何其被动,何其不情愿,而诗人之思归,又何其急不可耐。
张说大概不仅是一个出色的诗人,也是一个好的小说家。他深谙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一首廖廖二十字的五言诗里,居然也有这样的玲珑心思。“来往预期程”的争分夺秒的笃定里,忽然间,“秋风不相待”了,这可恨可恶的秋风就这样抛弃了诗人的计算与约定,比诗人更早一步,“先至洛阳城”了!读到此句,诗句里就恍如蹦出来了一个怨言满天飞的张说,他捶胸顿足又惆怅黯然,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的模样。时光荏苒,终究不等人啊。“预期程”终归失败,“争日月”终是落空,期间的纠结,又如何言说!而不能如约而至的诗人,途中发生了什么,因什么而耽误行程,只能给读诗的我们留下无限的惆怅了,大概,诗人张说自己也说不清楚罢?!
与时间赛跑的游子张说,大概已经在秋风中凌乱了!与时间赛跑的诗人张说,却给我们留下了诗意巧妙绝伦的佳作!
网友评论